轉載-政治新聞-社論-大陸「龍年經濟」所蘊涵的發展機遇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月29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本報訊】
過完農曆新年,龍年正式展開。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來,每次的龍年,似乎都是大陸經濟走進新階段的前奏時段。這次的龍年,是否也將開啟大陸經濟發展的新紀元,值得細加探究。
上次的龍年,是公元2000年。那年大陸政府為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而做最後衝刺,並於次年年末順利加入該組織。從此以後,大陸經濟進入一個新階段,即與國際經濟接軌運作,並利用大陸本身擁有的低工資、低匯率等優勢,迅速發展出全球空前龐大的加工出口產業。不久之後,大陸就贏得「世界工廠」的聲名。所以,上次龍年,可以視為大陸經濟全面國際化及站上國際市場制高點的濫觴。
更上一次的龍年是1988年,大陸改革開放屆滿十年。雖經濟發展成果明顯,但相關政策的副作用也全盤呈現,物價暴漲、投機橫行、結構失衡等。這是次年大陸發生「天安門事件」的重要原因。但改革開放之火苗非但未因此而熄滅,反而藉1992年「鄧小平南巡」的鼓吹造勢,迅速重新熱燒起來,且昇華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路線」,為大陸帶來更大的發展熱潮。所以,這一次的龍年,是為大陸經濟轉向「市場化」埋伏筆之年。
再往前推,可以看到1976年的龍年,碰上唐山大地震、毛澤東去世、活捉四人幫等重大事件,使大陸過了相當動盪的一年,但這卻醞釀出了鄧小平在1978年年末「十一屆三中全會」,所確立的改革開放新政。更上溯1964年的龍年,則是「四清運動(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火熱進行,並成為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序幕。當然,文革風潮下的大陸經濟,因受政治掛帥思想的衝擊,其局面是不堪聞問的。
另不要忘了更早的1952龍年,那是大陸積極向上的一個年頭。中共當局剛完成戰後的經濟恢復工作,使整體經濟上了軌道,並籌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第一次人大會議於1954年舉行,通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