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地方新聞-徐一鳴:落實居住正義 有房沒房都要顧!

Money 錢 - 2012年1月12日 下午10:18
台灣經濟沒你看得那麼壞 北市空屋也沒你想得那麼多...
地政三法立法院順利三讀,預計2012年7月後,不論是權利人、地政士、不動產經紀業者、代銷業者在完成不動產買賣案件所有權移轉登記30天內(對代銷預售屋業者來說,則是委託代銷契約屆滿或終止30日內),必須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土地及建物成交案件實際資訊,其中有一條規定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在相關配套措施完全建立並完成立法後,始得為課稅依據」。
許多民眾、學者、甚至房仲業認為,既然「實價登錄」的頭過了,要讓「實價課稅」的身體過也就不難了,紛紛預期不動產「低稅」時代將慢慢走入歷史,甚至危言聳聽,連今年將下跌15~30% 的話都喊個沒完。
簡單分析一下,你就知道「實價登錄」其實對房價影響不大(你知道賣方多少錢買的,這跟他想用多少錢賣有什麼關聯?),我們拿實施「實價登錄」多年的香港經驗來看就明白,真有效的話,香港房價還會位居全球第一、要特首公開道歉嗎?
真正對房價會有衝擊的是「實價課稅」,但實價課徵交易稅與持有稅,因牽涉到極複雜的稅法大翻修,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容易。
妙的是, 一旦真的實施「實價課稅」,對房價產生重大衝擊時,按照台灣自有屋率高達80%現況來看,將造成許多民眾財產上的損失,為了少數人買不起房,打擊多數有房子的人,這算哪們子居住正義?誰都贊成打擊投機炒作,但政府要落實居住正義時,政策上可不應該只照顧想購屋的民眾,而忽視更廣大的已購屋群眾吧?
對那些想購屋的民眾來說,雖然現在買房子看似被賣方賺了一筆,但若經濟穩定成長,房價維持溫和上漲,將來轉售時,同樣也能賣好價錢,這樣一來,沒人吃虧,政府也收到較多的稅,不是更好嗎?個人認為,唯有房價隨經濟升溫而持續溫和上漲,才能真正落實居住正義。
從實價登錄到課稅 路途還很漫長
內政部營建署公布的2011年第2季住宅資訊統計指出,全國住宅存量總計為793萬多宅,按照2011年房市交易量大約36萬筆來算,大約需要22年時光,全國住宅才會全都曾經交易過,也就是全都「實價登錄」過。
以最樂觀角度來算(每年80萬戶以上交易?),最快也要10年才能全面完成「實價登錄」,接下來才能推行「實價課稅」,你想,在「相關配套措施完全建立」前,稅務機關將依據什麼來執行「實價課稅」呢?
就算「實價登錄」逐步完成,但在真實的不動產買賣價格中,從來都不曾將土地與房屋的價格分別談,我們頂多將土地與房屋加總後的價格去登錄。然而,在現行稅法制度下,都是針對土地與房屋分開課稅 (對買方來說,契稅是依據房屋評定現值來課徵;對賣方來說,財產交易所得也是依據房屋評定現值來課徵,而土地增值稅則是依據公告土地現值來課徵。),因此即將實施的「實價登錄」所掌握的價格資訊,其實根本無法直接套用,需要勞動立委諸公,再大幅將現行法律修改、或廢止再立新法才行(例如實價課徵「不動產交易所得稅」、「不動產持有稅」,以取代現有交易稅與持有稅)。
實施實價登錄 需要更詳細規範
有些人腦袋不清楚,痛批國民黨立委在實價登錄條文中增列「不得為課稅依據」這檔事,是捍衛財團利益、是妨害實現居住正義,大錯特錯,其實這樣幹才正確,國民黨立委並不害怕或要阻擋「實價課稅」,他們只是比一般人懂法律,他們心
▼5則網友回應▼
  • 火腿  •  16日前
    趨勢=想法+錢,我想這篇又是洗腦文,不會跌那就趕快買阿,當別人白痴阿?興復發都說要降開價25%了,覺得不會跌就趕快去掃貨阿,又是標準的死道友不死貧道.
  • benz280  •  16日前
    報導內容大致上與事實相符,不過,已經既有房屋的資產階級事實上已享有不合理稅制的好處很久了,從財富分配的角度而言,某種程度來說等於是因為無產階級的生存權受侵害的相對既得利益者,所以實價課稅不能即刻實施,顯然是執政當局怕得罪佔多數人口的有屋階級的選舉考量罷了.而這種長期欺負受薪階級窮人的不公平現象,想當然社會付出的代價雖即使未量化統計也必然不小.因此,配套不足不能當作"準備好了"的藉口,實價課稅應盡速實施.
  • 點圖立即免費了解網路創業  •  14日前
    落實居住正義
  •  •  15日前
    唯有房價隨經濟升溫而持續溫和上漲,才能真正落實居住正義。
    薪水沒增加房價卻暴衝!!
  • 平凡人  •  16日前
    又是一篇想要撐住房價的廣告新聞..
    所以其他內容不想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