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使用熊果素抑制黑色素產品要小心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化粧品的美白成分│熊果素,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美白成分,可由越橘科植物熊果葉中萃取而來,衛生署公告添加限量為7%,且製品中所含之不純物對苯二酚應在20ppm以下,自七十九年起,衛生署將苯二酚列為藥品管理,化粧品不得添加,因消褪漂白作用良好,是常被檢出禁用之美白成分,民眾需特別注意。
衛生局指出,衛生署公告可以使用於化粧品的美白成分有十三種,用途為美白肌膚、抑制黑色素斑形成、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等,常用的美白成分有:熊果素(arbutin)、維他命C磷酸鎂(magnesiumascorbylphosphate)、維他命C葡萄糖(ascorbylglu-coside)、麴酸(kojicacid)等。
其中熊果素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美白成分,可由越橘科植物熊果葉中萃取而來,從化學結構來說,是葡萄糖與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構成的化合物,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美白作用。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保健錦囊》壓力與生活習慣差提早變成老女人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生活習慣差等影響常造成衰老提前報到。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歐乃慈在一場講座中表示,就女性族群而言,通常30多歲就易從臉部疲態開始出現變化,如臉色暗沉,長斑等。而壓力對於體內氣血不順,肝氣鬱結,影響衰老提前,也有所關聯。
中醫師歐乃慈表示,中醫古籍中曾提到,女性「五七(指35歲)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通常女性到30多歲多已顯疲態,可見面部失去光澤,面部色斑;睡眠差,尿頻,夜尿多,胸脹痛,乳房下垂等。
而到40多歲已有月經量少、月經不調,或其他更年期早期症狀,如陰道鬆弛,同時像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婦科病的發病率也愈來愈高。此外,女人常未老先衰,與現代人生活方式,社會壓力等等有很大關係;多因肝氣鬱結,肝鬱血虛,腎精不足,脾運失調,氣血不足,痰於內結,氣血經絡不通,造成女人衰老過程提前了5~7年,並有進一步提前的趨勢。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高齡產婦增加流產率相對高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習慣性流產讓婦女身心俱疲,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醫師黃貴松表示,高齡產婦日益增加,可能是流產機率相對提高的原因之一,中醫可以輔助安胎。
具婦產科醫師資格的黃貴松指出,很多婦女不容易懷孕,流產問題造成無奈與挫折感,由其是習慣性流產婦女,擔心下次懷孕會不會再次流產。
黃貴松表示,中醫認為流產以母體因素來說,主要包含氣血衰弱、沖任(子宮、輸卵管)虛損、陽盛血熱、情志損傷、血瘀、房勞傷腎、外傷、誤服不合的藥物和食物。或是胚胎因素如染色體異常、精蟲和卵子品質不良及外界環境因素干擾。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台大整合門診客製化醫療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結節硬化症(簡稱TSC)是涉及多種不同系統性的疾病,身體的器官包含腦、腎、心、肺、眼、牙齒、指甲等都有可能會長出結節瘤。以往病人可能必須分別在三個、四個甚至五個不同科別的醫師門診進行追蹤,對病人或是家屬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因此台大醫院整合各醫療專科開辦「結節硬化症整合門診」,以病人為中心,提供TSC病友客製化的「全人醫療」服務。
基因醫學部陳沛隆醫師表示,結節硬化症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十,男女比例均等,屬於罕見遺傳疾病的一種。目前已有兩個基因(TSC1以及TSC2)被確認,而以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作用,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由經由上一代遺傳得到此病,三分之二的病人是自己基因發生突變造成的。TSC症狀表現非常的多樣化,有些人終生十分輕微,連最有經驗的醫師也要透過許多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有些人則是從一出生(甚至出生前)就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憂鬱症藥物有些會產生副作用如感覺身體很冷、失控以致走路都可能撞到牆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愈深,愈難以根本治療。中華藥王孫思邈研究院哲學院士吳隆壽表示,這種病症跟很多種疾病都一樣,都是間接由心理因素所造成,所以病源在於心,在病情初期,當心理因素致病時可善用語言的力量來改善症狀,但不能夠帶有邪念或惡意等其他的念頭,以免影響到患者的病情。
吳隆壽指出,很多憂鬱症患者看西醫身心科門診,醫師通常會開安眠類藥物及中樞神經類藥物,但有些藥物會產生副作用,例如讓患者感覺身體很冷,連起床或上廁所都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頸部摸到腫塊大意不得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單側耳有悶塞感,頸部摸到2公分以上的腫塊,建議就醫檢查。萬芳醫院院長李飛鵬指出,單側耳出現悶塞感、耳鳴時要警覺,如果還可見2公分以上頸部腫塊,更不得大意,頸部腫塊約8成是惡性腫瘤,多數是轉移自耳鼻喉部位的腫瘤。
李飛鵬指出,也部分頭頸腫塊是良性腫瘤,如頸動脈瘤等,或是一些囊腫等,所以仍建議就醫,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鑑別診斷。醫師指出,大部分可察覺的頭頸部腫瘤症狀包含頸部腫塊、流鼻血、單側耳症狀,如耳悶塞感、聽力變差或耳鳴。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抽菸者吃史他汀降血脂藥傷肺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美國、中國最新研究發現,抽菸的人服用降血脂藥物史他汀,較容易出現間質性肺病變。
有些研究認為,史他汀藥物可幫助治療肺部纖維化問題,但也有不少研究發現,史他汀藥物會增加細胞激素分泌,進而引起間質性肺部病變。
美國布里翰婦女醫院胸腔與重症醫學部研究團隊指出,觀察臨床數據資料可發現,抽菸者使用史他汀藥物與間質性肺病變風險大有關連。研究人員也進行老鼠實驗,結果發現,當老鼠接受博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腎細胞癌好發老年人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2:37
腎細胞癌好發於60-70歲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台灣每十萬人中約有10至12人罹患此病,新光醫院外科部黃一勝主任表示,腎細胞癌是發生在腎皮質的腫瘤,由於腎臟位於後腹腔深部,有任何病變不易被發現,加上初期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腎臟疼痛、腫塊或血尿到院求診時,幾乎已是晚期。
黃一勝醫師解說,因為腎細胞癌對化療與放療效果不佳,目前用於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可分成兩類,一是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阻斷腫瘤生長所需養分,直接抑制腫瘤細胞增生,這類藥物包含紓癌特(Sutent)及蕾莎瓦(Nexavar);另一類是阻斷腫瘤細胞訊息傳遞,讓腫瘤細胞無法長大與擴散,此類藥物包含特癌適(Torisel)及癌伏妥錠(Afinitor)兩種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老人每天吃阿斯匹靈傷眼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10日 下午2:24
年長者每天服用阿斯匹靈藥物,小心眼睛受到損害。
一項歐洲最新大型研究指出,年長者若每天服用阿斯匹靈藥物,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會加倍。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常引起年長者失明。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一月號的「眼科」醫學期刊。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北市調查:民眾用藥認知待加強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9日 上午10:26
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一項問卷結果,顯示民眾對正確用藥認知待加強。若未來開放超商販售藥物,民眾自我照護能力及用藥安全知識須再強化,才能保障用藥安全。
衛生局委託北市藥師公會及台北醫學大學進行「民眾自我醫藥照護能力」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仍有3成多的民眾不清楚可持醫療院所開立的處方箋至社區藥局領藥;而領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61歲以上族群,更有近4成不清楚這項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