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先有財政健全,才有黃金十年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本報訊】
新內閣將於下週一正式上任,社會各界給予高度期許。新內閣擺出衝刺的架勢,以馬英九總統在選舉中高喊「黃金十年」的國家戰略為核心,新閣揆陳冲宣示將致力於調整產業結構,全力發展「高價值勞力密集產業」,媒體輿論也很有默契地收斂起批評的筆,響起一片鼓勵的掌聲。馬總統第二任的起身砲轟轟烈烈,可說是從1996年總統直選至今,極為罕見、特別彌足珍貴的新興氣象。
有了如此高昂的民意支持,創造了執政團隊衝刺政績的有利環境,也必然鼓勵新上任的閣揆與部長提出激勵民心的大計畫。但是我們必須指出,「黃金十年」不是燦爛的煙火,而且特別忌諱亂開大而無當的支票,馬總統第一任選舉喊出六三三政見、還曾經承諾當選後不加稅也不減稅,都成為第二任競選的包袱。亂開選舉支票還是一時之惡,但是如果為了爭取媒體一時的讚賞,就倉促推出缺乏完整規劃的政策,必然很快就會遭到人民的質疑甚至背棄。
馬總統第一任內雖然在兩岸關係上建樹卓著,但是政府財政狀況惡化的程度也是史上罕見。在選舉期間,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曾經質疑馬總統在不滿四年的任內,中央政府舉債暴增1兆3,000億元,累積負債突破5兆元,逼近舉債上限,馬總統則以「這個錢不是花掉、燒掉,是拿來投資,不是債留子孫,是建設留給子孫」回應。財政部則以各種數字來防禦,解釋政府財政並沒有惡化到無法控制的地步,並且已經呈現好轉的趨勢。
財政統計很容易打混仗,公婆各自說理,存在龐大的「統計彈性空間」。例如中央與地方政府債務是否合併計算、銀行對政府的融資無法透明揭露、非營業基金的8,180億元債務應該如何納入統計,以及非常龐大的軍公教人員、勞工退休與社會福利等未來的負債如何表述等等。雖然財政部不斷強調財政收支正在好轉,但另有民間評論指出,實際上若加上累積潛藏性的負債後,政府負債餘額將從目前的5兆元暴增到13兆元,國家整體負債超過18兆元,高達GDP的130%,超過義大利的負債水準。
不論國家財政是否正在好轉,不可諱言的事實是,台灣的財政結構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急劇惡化。2008年之前,國庫曾經連續五年稅收超收,中央政府債務累積未償餘額占GDP的比重不到30%,如今已經升高至36%,距離舉債上限僅剩不到6千億元的空間。過去三年多中央政府公債暴增1兆3千億元,不論從哪些指標來分析,中央政府財政結構弱化,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
新內閣將於下週一正式上任,社會各界給予高度期許。新內閣擺出衝刺的架勢,以馬英九總統在選舉中高喊「黃金十年」的國家戰略為核心,新閣揆陳冲宣示將致力於調整產業結構,全力發展「高價值勞力密集產業」,媒體輿論也很有默契地收斂起批評的筆,響起一片鼓勵的掌聲。馬總統第二任的起身砲轟轟烈烈,可說是從1996年總統直選至今,極為罕見、特別彌足珍貴的新興氣象。
有了如此高昂的民意支持,創造了執政團隊衝刺政績的有利環境,也必然鼓勵新上任的閣揆與部長提出激勵民心的大計畫。但是我們必須指出,「黃金十年」不是燦爛的煙火,而且特別忌諱亂開大而無當的支票,馬總統第一任選舉喊出六三三政見、還曾經承諾當選後不加稅也不減稅,都成為第二任競選的包袱。亂開選舉支票還是一時之惡,但是如果為了爭取媒體一時的讚賞,就倉促推出缺乏完整規劃的政策,必然很快就會遭到人民的質疑甚至背棄。
馬總統第一任內雖然在兩岸關係上建樹卓著,但是政府財政狀況惡化的程度也是史上罕見。在選舉期間,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曾經質疑馬總統在不滿四年的任內,中央政府舉債暴增1兆3,000億元,累積負債突破5兆元,逼近舉債上限,馬總統則以「這個錢不是花掉、燒掉,是拿來投資,不是債留子孫,是建設留給子孫」回應。財政部則以各種數字來防禦,解釋政府財政並沒有惡化到無法控制的地步,並且已經呈現好轉的趨勢。
財政統計很容易打混仗,公婆各自說理,存在龐大的「統計彈性空間」。例如中央與地方政府債務是否合併計算、銀行對政府的融資無法透明揭露、非營業基金的8,180億元債務應該如何納入統計,以及非常龐大的軍公教人員、勞工退休與社會福利等未來的負債如何表述等等。雖然財政部不斷強調財政收支正在好轉,但另有民間評論指出,實際上若加上累積潛藏性的負債後,政府負債餘額將從目前的5兆元暴增到13兆元,國家整體負債超過18兆元,高達GDP的130%,超過義大利的負債水準。
不論國家財政是否正在好轉,不可諱言的事實是,台灣的財政結構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急劇惡化。2008年之前,國庫曾經連續五年稅收超收,中央政府債務累積未償餘額占GDP的比重不到30%,如今已經升高至36%,距離舉債上限僅剩不到6千億元的空間。過去三年多中央政府公債暴增1兆3千億元,不論從哪些指標來分析,中央政府財政結構弱化,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