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社會新聞-火災逃為上策? 港倡留屋待援保命
TVBS - 2012年2月2日 下午10:40
發生火災時,大部分人第一時間就是想辦法要逃命,不過香港節目找來火場專家,深入分析調查,發現很多案例,都是忙著逃生卻被濃煙嗆死,反而待在家中等待救援,活命的機率比較大,不過先決條件是家中的防火設備得要齊全,建築材質也得選用防火門、防火磚牆。
這是香港消防員救火時,驚險一瞬間,這團火球不是爆炸,是因為火場產生回燃現象,換個場景實驗,在密封貨櫃裡悶燒後打開窗口。香港消防訓練學校主管葉永祥:「當火警發生在一個密封環境,當消防員進入火場時,開了窗或門,輸送入新鮮空氣,就會產生回燃的現象。」
而另一個火場殺手是閃燃,美國模擬家中火警,大量濃煙聚積在天花板,高達650度,這些可燃氣體,在同一時間猛烈起火,只要3分鐘就無路可逃,儘管祝融無情,但又有多少人做好準備。
記者:「有沒有滅火器?」民眾:「沒有,沒錢買,不要亂說話。」記者:「是否有煙霧感應器?」民眾:「沒有。」記者:「你家有沒有滅火筒?」民眾:「沒有。」記者:「有沒有較長水管?」民眾:「沒有。」
防火設備重要,逃生知識更不能少,有時候不逃,可能比逃更能保命。香港消防處官員陳文光:「
這是香港消防員救火時,驚險一瞬間,這團火球不是爆炸,是因為火場產生回燃現象,換個場景實驗,在密封貨櫃裡悶燒後打開窗口。香港消防訓練學校主管葉永祥:「當火警發生在一個密封環境,當消防員進入火場時,開了窗或門,輸送入新鮮空氣,就會產生回燃的現象。」
而另一個火場殺手是閃燃,美國模擬家中火警,大量濃煙聚積在天花板,高達650度,這些可燃氣體,在同一時間猛烈起火,只要3分鐘就無路可逃,儘管祝融無情,但又有多少人做好準備。
記者:「有沒有滅火器?」民眾:「沒有,沒錢買,不要亂說話。」記者:「是否有煙霧感應器?」民眾:「沒有。」記者:「你家有沒有滅火筒?」民眾:「沒有。」記者:「有沒有較長水管?」民眾:「沒有。」
防火設備重要,逃生知識更不能少,有時候不逃,可能比逃更能保命。香港消防處官員陳文光:「
▼2則網友回應▼
-
我不想上班〉〉〉 • 3日前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