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地方新聞-土地公流落街頭 信徒募款建廟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月3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報導】
有百年歷史的霧峰區羅厝福德祠,因廟地去年遭轉賣,使得廟內的土地公、土地婆被請出廟,連過年期間都無處安身;當地居民很不捨,暫時將神尊安奉在社區的走廊,這兩天更有人發起購地、重建新廟,獲得許多民眾響應。
羅厝福德祠興建緣起當地耆老盛傳,約卅七年前,在四德路開設書局的一位林姓民眾受神明託夢,指示他往住家南邊尋找三顆大石建土地公廟,林男找了許久,終於在柳豐路旁發現這三顆石頭,才在當時村長羅朝榮及信徒協助下建立羅厝福德祠。
南柳里長陳清溪說,這間土地公廟經過多次翻修,廟地逐漸擴充,再加上平日香火鼎盛,至今已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因其鄰近亞洲大學,許多學生上學途中都會前往膜拜、祈求學業進步。
無奈的是,福德祠原地主去
有百年歷史的霧峰區羅厝福德祠,因廟地去年遭轉賣,使得廟內的土地公、土地婆被請出廟,連過年期間都無處安身;當地居民很不捨,暫時將神尊安奉在社區的走廊,這兩天更有人發起購地、重建新廟,獲得許多民眾響應。
羅厝福德祠興建緣起當地耆老盛傳,約卅七年前,在四德路開設書局的一位林姓民眾受神明託夢,指示他往住家南邊尋找三顆大石建土地公廟,林男找了許久,終於在柳豐路旁發現這三顆石頭,才在當時村長羅朝榮及信徒協助下建立羅厝福德祠。
南柳里長陳清溪說,這間土地公廟經過多次翻修,廟地逐漸擴充,再加上平日香火鼎盛,至今已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因其鄰近亞洲大學,許多學生上學途中都會前往膜拜、祈求學業進步。
無奈的是,福德祠原地主去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