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家屬揍醫生》母術後驟逝 兄弟難接受

自由時報 - 2011年12月13日 下午6:44
〔自由時報記者余雪蘭、王善嬿/嘉義報導〕嘉義某醫院謝姓醫師,八日下午在診間看診時,遭劉姓兄弟闖入,對其拳打腳踢,包括謝醫師與兩名出面阻擋的林姓與蔡姓女護理人員都掛彩,三人事後向警方控告劉姓兄弟。不過劉姓弟弟表示,他是去勸阻三哥不要衝動,而醫師也還手打人,他們不排除也提告。
院方人員陳述,昨天下午三點多,謝醫師正在門診替患者看病,突然有穿白衣的男子衝進診間,對謝醫師拳打腳踢,林姓與蔡姓護理人員見醫師被打,上前阻擋,被對方推倒、踹傷,謝醫師則腿部與下顎等處受傷。劉姓男子打人時其親友曾企圖制止。
勇敢跳出來阻擋醫師被打的林姓女護理人員,昨天說到事發經過,忍不住發抖並紅了眼眶,她說「其實很害怕,工作沒安全感,惟一值得慶幸的是,對方沒帶利器,否則不堪設想」。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人體研究需經倫理審核 違者最高罰百萬

自由時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4:25
〔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魏怡嘉/綜合報導〕為保障人權,提升研究倫理,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人體研究法」,明定人體研究必須先擬定計畫,再經由研究機構結合外部人士組成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違者最高可處一百萬元罰鍰;若研究者或研究機構違規情節重大,一年內將不得申請政府機關或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相關研究經費補助。
根據該法規定,研究對象除了胎兒、屍體之外,以「有意思能力的成年人」為限,除需依照經審查會審查通過的方式和內容進行,並且要取得研究對象同意,詳盡告知研究內容;當研究對象為胎兒時,由母親同意,以屍體為研究對象時,要有死者生前的書面或遺囑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心血管疾患進補 清淡為宜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12:02
傳統冬季補品如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似乎偏向高油、高蛋白居多。中醫師楊仁鄰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補需留意,還是要以清淡為佳。
想要料理健康含肉補品,營養師對此提醒,食材還是需篩選,首先建議捨棄內臟類及含肥油及皮的肉,使膽固醇、飽和脂肪酸攝取量減少,連帶肉類攝取量也下降。
油量太多是一般進補常見到問題。營養師指出,要降低用油量,可將肉類用熱水先煮至半熟,鍋內放少量油將辛香料爆香,再放入半熟肉類拌勻。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健康打卡 3成勞工亮紅燈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12:02
「老闆強制員工每天量血壓,才發現高血壓早已上身,及時安排就醫。」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提供企業遠距健康照護,統計有三成的職場勞工渾然不覺健康出問題。
財團法人資訊策進工業會與小港醫院共同打造i二三六智慧健康生活網,輔導院方與高雄市十六家公民營企業簽約,替業者裝設健康照護盒,藉此提供廿四小時即時遠距健康照護服務,今天在醫院舉辦i二三六計畫高雄場域服務實證成效研討會,發表照顧勞工成果。
小港醫院院長劉景寬表示,與小港地區鄰近企業合作,為工廠導入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日服多種藥 易不舉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12:02
美國針對三萬七千名以上男性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因為不同的健康問題而服用多種藥物的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可能會較高,其間關係似乎無法以根本的健康問題本身來解釋。
眾所周知,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等慢性健康問題的男性,與比較健康的同齡男性相較下,比較可能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但英國「國際泌尿學期刊」(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登載的報告顯示,加州一項大規模衛生計畫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三萬七千七百名男性後發現,同一時期服用三種或更多藥物者,出現勃起障礙的可能性較高。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人體研究須送審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12:02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人體研究法,明訂人體研究計畫必須經過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並明訂審查委員會的監督和查核權限。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人體研究法,定義人體研究指從事取得、調查、分析、運用人體檢體或個人之生物行為、生理、心理、遺傳、醫學等有關資訊的研究。
研究主持人實施研究前,要擬定計畫,並經研究機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審查委員會應置委員五人以上,包含法律人士及其他社會公正人士,研究機構以外人士應達五分之二以上,任一性別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審查會如果違反審查程序、利益迴避原則時,處新台幣六萬到六十萬元罰鍰。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哪兒不舒服 警覺是否心有問題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12:02
呼吸困難,容易喘氣,在心臟病中也是常見症狀。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一般內科主任江碩儒表示,半夜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或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都是心臟疾病典型症狀,儘管有些患者發病前無徵兆。
江醫師指出,很多看來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很短時間內因心肌梗塞死亡,令親朋好友意外。診斷治療冠狀動脈疾病時,可考慮接受心導管氣球擴張或支架置放的治療,心律不整性的心搏過慢可接受人工節律器置放,有些心律不整可考慮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和心律不整藥物服用,有些先天性心律不整,可考慮體內置放心臟電擊器,有些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變或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甚至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另一方面,猝死前的心律不整治療,需要立即而快速的急救處理,及早的心肺復甦術、毫不遲疑的電擊去顫,可以避免猝死發生。進一步預防猝死,還需要有政府公共衛生政策、疾病篩檢和健康檢查配合,加上急救教育推廣,才能降低心臟疾病猝死的風險。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遺傳因子 要認真治療三高 戒菸酒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0日 上午12:02
遺傳性疾病,常引發年輕人心臟衰竭,年長者心臟問題也可能與體質有關。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一般內科主任江碩儒表示,如肥厚性心肌病變、右心室再生不良或結構異常、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先天心臟細胞異常患者需特別留意。
江碩儒表示,心臟病可能與原有疾病、宿因等有關,例如高血壓症、動脈硬化(冠狀動脈、腦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腦動脈瘤、心臟肥大、心臟瓣膜疾病等。體質、遺傳方面,肥胖是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而高血壓、高脂血症則可能具有高遺傳性。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運動控制飲食 追求健康減重

中央社 - 2011年12月9日 下午8:58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9日電)國立陽明大學針對基隆市國小學童過重情況調查,今天公布研究結果顯示,養成良好健康行為比計較體重數字重要,另外,吃早餐、運動、多蔬果、少油炸可有效預防過重與肥胖。
據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報告,台灣6歲至18歲男生,肥胖盛行率26.8%,但學童過重與肥胖比例持穩,沒有上升,甚至有20%過瘦,過於計較體重數字還不如養成健康飲食及健康行為。
國立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與基隆市政府合作,將基隆市6所國小4年級1372名學童,從2009年10月到2010年1月分成對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健康新聞-女娃「踢」破子宮? 洞5CM右腳穿出

TVBS - 2011年12月9日 下午7:34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女娃「踢」破子宮? 洞5CM右腳穿出
放大照片女娃「踢」破子宮? 洞5CM右腳穿出
百年生育潮,一名高姓產婦卻在待產時陣痛、大出血,醫師發現她子宮破了個大洞,腹中女娃的腳甚至露了出來,難道是給踢破的嗎?醫師解釋,可能是子宮某處特別薄,無法承受劇烈收縮,一般女性如果子宮曾經發炎、開過刀,甚至嬰兒產檢時超過4000克,就得小心,一旦子宮破裂,胎兒死亡率高達75%。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