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社論》大選下的醫療補償改革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7日 下午11:56
總統大選持續發燒,焦灼的三黨將繼續動員爭取醫界和人民的認同,本周馬總統宣布明年一月開辦「生育事故補償計畫」,其實四年前他的競選白皮書就主張成立基金,設置「醫療無過失事故救助辦法」,可是四年來主張仍然只是主張,可見新制所牽涉的層面複雜又困難,現在馬總統提的「生育事故補償計畫」其實是「醫療無過失事故救助辦法」的小規模實驗,從實施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超過三十五年的瑞典經驗來看,婦產科只占申請科別百分之八,但由於新生兒賠償金額大,因此賠償金額占四分之一。
從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得知美國醫療訴訟除了無效率。無效果,也無法改善醫療品質來增進病人安全,因為美式醫療訴訟過程冗長,平均耗時七年,又太昂貴,占醫療支出百分之二點四,金額超過五百五十六億美元,更糟的是八成受害者無法獲得補償。同時,醫療訴訟助長防衛性醫療,迫使醫療費用攀升,許多健康指標例如嬰兒死亡率,美國都比不上瑞典、丹麥等國,居先進國家末座。
哈佛學者認為瑞典丹麥的「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明顯優於美國;瑞典從一九七五年開始實施,其效應是每個案件的花費只有美國十分之一,而瑞典一半的醫療受害者在半年內可以獲得補償,一年內獲得補償的占了八成。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是瑞典以行政取代法律,瑞典體制讓人民相信「不責難醫療」所獲得的補償金額和走法律路線是一樣的,但是法律途徑冗長、痛苦又昂貴。同時,瑞典制度促使醫師承認錯誤,其八成的補償係由醫
從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得知美國醫療訴訟除了無效率。無效果,也無法改善醫療品質來增進病人安全,因為美式醫療訴訟過程冗長,平均耗時七年,又太昂貴,占醫療支出百分之二點四,金額超過五百五十六億美元,更糟的是八成受害者無法獲得補償。同時,醫療訴訟助長防衛性醫療,迫使醫療費用攀升,許多健康指標例如嬰兒死亡率,美國都比不上瑞典、丹麥等國,居先進國家末座。
哈佛學者認為瑞典丹麥的「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明顯優於美國;瑞典從一九七五年開始實施,其效應是每個案件的花費只有美國十分之一,而瑞典一半的醫療受害者在半年內可以獲得補償,一年內獲得補償的占了八成。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是瑞典以行政取代法律,瑞典體制讓人民相信「不責難醫療」所獲得的補償金額和走法律路線是一樣的,但是法律途徑冗長、痛苦又昂貴。同時,瑞典制度促使醫師承認錯誤,其八成的補償係由醫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