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年度愛滋新聞 凸顯嚴重歧視

台灣立報 - 2011年12月20日 下午8:50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愛滋感染者權益者促進協會於20日發表由19個民間團體票選出的5大愛滋新聞,其中以愛滋器官移植事件高居第一。權促會秘書長林宜慧指出,由團體票選出的愛滋新聞看來,台灣的愛滋教育可以說相當失敗。
2011年5大愛滋新聞中,居首為「愛滋器官移植事件」,其次為「健保卡是否強制註記愛滋」、「愛滋公務預算不足,要感染者部分負擔?」、「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以及台灣首例「同性戀者於愛滋空窗期捐血,導致他人感染,遭地檢署起訴」。
愛滋污名仍未消除
林宜慧表示,愛滋的污名仍未被消除,以愛滋器官移植事件為例,一起人為疏失導致的醫療失誤,卻因與愛滋相關,使事件中所有相關的人與事,全部蒙上負面的愛滋陰影。移植團隊人員被報導為「承受高度受感染之虞的勇者」,器官受贈者被描述為「不惜一切,給予最好的預防性投藥的受害者」,器官捐贈者的家屬被指為「不幸事件的幫兇」,社會大眾則是「未來可能的受害者」。
矛頭一致指向感染者
排名第二的新聞「健保卡是否強制註記愛滋」則是因為愛滋器捐事件引起的後續討論。社會輿論將矛頭指向感染者本身,認為感染者的健保卡應註記。但林宜慧表示,健保卡註記愛滋是完全不理性的行為,不但無法確知未遭註記的民眾是否感染愛滋,也會讓醫事人員忽略進行標準防護措施,更使得愛滋感染者就醫的困難度倍增。
部分負擔 防疫決堤
第三名新聞「愛滋公務預算不足,要感染者部分負擔」,更是愛滋感染者最關切的問題。林宜慧指出,台灣一直以來提供愛滋感染者免費治療,讓愛滋成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但近年來,由於預算不足,政府開始討論並正視愛滋藥費問題。
林宜慧分析,愛滋原廠藥品因藥價高,造成許多愛滋感染者無法使用,也成為全球最早期的愛滋議題。
雖然民間團體疾呼政府應放棄感染者部分負擔藥價政策,但是政府仍未放棄部分負擔政策。
林宜慧指出,據目前了解,如果愛滋感染者部分負擔實施,費用增加的幅度將比一般人改為二代健保的費用更多。林宜慧指出,政府應該實施愛滋長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