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積極治療心房顫動 降低中風機率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2月2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心房顫動是常見且易導致中風的心律不整疾病,過去藥物有限且副作用多,治療不盡理想;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殷偉賢表示,隨著新藥陸續上市,病人應積極治療,降低中風風險。
■造成血栓 引發缺血性中風
殷偉賢指出,心房顫動簡單來說就是心房快速亂跳,心室因而時快時慢不規則跳動。治療目標之一是控制心臟節律,包括將不正常的心房節律調回正常,或控制心室心跳速率,使其不要太快或太慢。在調整心房心律方面,傳統藥物amiodarone(Cordarone)效果雖有六成,卻有肺纖維化及影響甲狀腺功能的副作用,新藥dronedarone(Multaq)效果約五成但副作用少很多。不過Multaq目前只核准用於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對持續性心房顫動此藥反而增加死亡率,不建議使用。至於電燒、開刀、節律器,不是效果不佳就是風險較高,並非第一線治療選擇,在藥物治療失敗時才建議採行。
心房顫動會造成血栓,血栓掉落形成栓子,堵塞住遠端腦血管,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這種血栓的形成主要和心房快速亂跳,心房血流不順所引起,需靠抗凝血藥物治療,只用控制心臟節律的藥物並不夠。
傳統抗凝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