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特稿/東部海岸觀光開發總量規劃宜再檢討/智庫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胡思聰
中央日報 - 2011年12月31日 上午10:36
最近台東海岸線的觀光旅遊渡假村開發案,被地方居民及環保團體認為不尊重原住民文化、缺乏完整的整體規劃,以及主管部門放任東海岸財團化;甚至連藝文團體也出面反對過度的開發尺度。台東縣在都蘭灣的杉源「黃金海岸」連綿有6件開發案,都是觀光旅遊類的開發計畫,包括:「杉原遊艇港18.5公頃」、「杉原海濱大酒店10.2公頃」、「都蘭灣黃金海渡假村11.3公頃」、「美麗灣渡假村6.0公頃」、「台東渡假村16.5公頃」、「杉源棕櫚濱海渡假村26.2公頃」;就開發密度及總量而言,不可謂不高。
其實整個東部海岸線,從宜蘭的蘭陽溪出海口、砲台山、南澳農場的渡假山莊;花蓮的南、北濱公園、七星潭、磯碕、靜浦機場與觀光旅館、石梯遊憩港;台東的棕櫚海濱、三仙台、八仙洞、小野柳,到都蘭灣、杉原海岸前述的渡假村、遊艇港建設,外加綠島朝日溫泉、帆船鼻國際旅館等,就有將近包含BOT在內的二十個以上開發案;推動的機關有交通部觀光局、農委會林務局及三個縣政府。堪稱整個東部海岸線都深陷於觀光旅遊開發的洪流之中,有使原本秀麗壯闊的自然海岸線變為人工化建築處處聳立的景象。
東部海岸帶的開發案中,有工程進行中者,雖然信誓旦旦號稱是已通過環評審查、保證「零污染」。但是,實際上這些開發工程的廢土與廢水,卻已然造成了海域珊瑚礁的傷害。中研院學者調查結果指出:東部開發衍生的問題長期被忽視,海底生態系豐富及受影響的情形也鮮為社會大眾所知。東部海域的珊瑚礁生態系發達,單「石珊瑚」即有100多種,杉原且紀錄到新種珊瑚,包括原僅東沙海域才有的「貝氏耳紋珊瑚」,以及特有新種「台灣擬絲珊瑚」。但東部海岸帶,若持續不斷開發,則海岸、海域及水底都會受影響;最終不僅破壞海岸景觀、史前文化遺址、原民文化,也將嚴重干擾海域的生態系統。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98年開始舉辦台灣海域珊瑚礁總體檢,並監測海域的狀況,每年公布調查結果並提出警訊。今年有關台東海域珊瑚礁體檢顯示,杉原活珊瑚覆蓋率為28~50%,基翬約30%,達到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優良」或「一般」標準;然而活珊瑚覆蓋率則逐年下降,並且發現南礁「剛死亡珊瑚」覆蓋率7
其實整個東部海岸線,從宜蘭的蘭陽溪出海口、砲台山、南澳農場的渡假山莊;花蓮的南、北濱公園、七星潭、磯碕、靜浦機場與觀光旅館、石梯遊憩港;台東的棕櫚海濱、三仙台、八仙洞、小野柳,到都蘭灣、杉原海岸前述的渡假村、遊艇港建設,外加綠島朝日溫泉、帆船鼻國際旅館等,就有將近包含BOT在內的二十個以上開發案;推動的機關有交通部觀光局、農委會林務局及三個縣政府。堪稱整個東部海岸線都深陷於觀光旅遊開發的洪流之中,有使原本秀麗壯闊的自然海岸線變為人工化建築處處聳立的景象。
東部海岸帶的開發案中,有工程進行中者,雖然信誓旦旦號稱是已通過環評審查、保證「零污染」。但是,實際上這些開發工程的廢土與廢水,卻已然造成了海域珊瑚礁的傷害。中研院學者調查結果指出:東部開發衍生的問題長期被忽視,海底生態系豐富及受影響的情形也鮮為社會大眾所知。東部海域的珊瑚礁生態系發達,單「石珊瑚」即有100多種,杉原且紀錄到新種珊瑚,包括原僅東沙海域才有的「貝氏耳紋珊瑚」,以及特有新種「台灣擬絲珊瑚」。但東部海岸帶,若持續不斷開發,則海岸、海域及水底都會受影響;最終不僅破壞海岸景觀、史前文化遺址、原民文化,也將嚴重干擾海域的生態系統。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98年開始舉辦台灣海域珊瑚礁總體檢,並監測海域的狀況,每年公布調查結果並提出警訊。今年有關台東海域珊瑚礁體檢顯示,杉原活珊瑚覆蓋率為28~50%,基翬約30%,達到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優良」或「一般」標準;然而活珊瑚覆蓋率則逐年下降,並且發現南礁「剛死亡珊瑚」覆蓋率7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