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後京都議定書時代 環團:台減碳目標難達成
新頭殼 - 2012年1月5日 下午7:54
新頭殼newtalk 2012.01.05 楊宗興/台北報導
第1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開,預計由2015年開始施行較為嚴格的遏止溫室氣體排放標準,以取代2012年底即將失效的「京都議定書」。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表示,德班會議的共識是所有國家都應承諾減碳,然而目前台灣政府的減碳期程寬鬆,未來台灣將難以面對愈趨嚴苛的國際減碳標準。
今(5)日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徐光蓉分享她親身前往南非德班的近距離觀察。她表示,早在1980年代末科學家就開始重視全球暖化的問題,進而在1997年各國簽署了「京都議定書」,針對當時排碳佔全球2/3的38個工業國家,要求它們主動進行減碳,目標為2012年要比1990年的排碳減少5.2%。
徐光蓉說,眼見2012年「京都議定書」即將失效,各國幾年前就開始商討新的國際減碳目標,原先眾所期待200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能夠有所進展,然而卻因發達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對減碳的期待落差過大而無功而返,以至於隨後的2010年墨西哥會議、2011年德班會議都讓人不抱期待。
不過這次德班會議的結果卻比預期的多,本來到會議最後一天都沒有進展,開發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應該減碳更多,但歐盟等發達國家卻希望經濟後進國能夠公平的負減碳之責。徐光蓉指出,會議最後一天卻有戲劇性變化,在歐盟與海島國家、低度發
第1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開,預計由2015年開始施行較為嚴格的遏止溫室氣體排放標準,以取代2012年底即將失效的「京都議定書」。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表示,德班會議的共識是所有國家都應承諾減碳,然而目前台灣政府的減碳期程寬鬆,未來台灣將難以面對愈趨嚴苛的國際減碳標準。
今(5)日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徐光蓉分享她親身前往南非德班的近距離觀察。她表示,早在1980年代末科學家就開始重視全球暖化的問題,進而在1997年各國簽署了「京都議定書」,針對當時排碳佔全球2/3的38個工業國家,要求它們主動進行減碳,目標為2012年要比1990年的排碳減少5.2%。
徐光蓉說,眼見2012年「京都議定書」即將失效,各國幾年前就開始商討新的國際減碳目標,原先眾所期待200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能夠有所進展,然而卻因發達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對減碳的期待落差過大而無功而返,以至於隨後的2010年墨西哥會議、2011年德班會議都讓人不抱期待。
不過這次德班會議的結果卻比預期的多,本來到會議最後一天都沒有進展,開發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應該減碳更多,但歐盟等發達國家卻希望經濟後進國能夠公平的負減碳之責。徐光蓉指出,會議最後一天卻有戲劇性變化,在歐盟與海島國家、低度發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