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科技新聞-海中的迷你巨星:巴氏豆丁海馬

環境資訊中心 - 2011年12月28日 上午10:56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海中的迷你巨星:巴氏豆丁海馬
作者:鄭毓毅(資深潛水教練) ※ 編按:昨天我們介紹了綠島的四種海洋小精靈,迷你又迷人的豆丁海馬是海中嬌客,牠們不像魚兒、海龜或一樣容易發現,必須經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其高明地隱身於珊瑚礁上。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另一位資深潛水專業者的文字和鏡頭,進一步來看看可愛到爆表的巴氏豆丁吧!
巴氏豆丁海馬(Hippocampus bargibanti)之所以稱之為豆丁,因為牠很小,成熟體長也不過2~3公分。巴氏豆丁海馬利用其偽裝色,加上全身佈滿不規則凸起的結節,與宿主的海扇十分相似,再以尾部攀住海扇的細枝,巧妙的躲藏在海扇的分枝間;若不是特別留意,其實不太容易發現牠的存在。應該是偽裝太成功,全世界第一尾豆丁海馬遲至1996年才被發現,發現者是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亞的水族館工作人員巴吉邦(George Bargibant),因此以他的姓氏命名為「巴氏豆丁海馬」(Hippocampus bargibanti)。
北蘇拉威西的藍碧海峽是知名的潛水勝地,也是印尼最早發現豆丁海馬的海域。2002年2月底,在友人的邀請下,筆者初訪藍碧海峽(Lembeh Strait)進行水下攝影,也在該處邂逅了巴氏豆丁。 海馬是魚還是馬?
海馬是魚類,屬硬骨魚綱、刺魚目、海龍科,但是長得一點都不像魚!除了外型不像魚之外,海馬挺直身子抬著頭,靠著改變鰓中的含氣量上升或下沉,擺動背鰭緩慢前進的泳動方式也不像魚。更特別的是海馬的繁殖方式,是由雌海馬將卵產於雄海馬腹部的育兒袋來受精,而且海馬還是一夫多妻,雄海馬收了雌海馬的卵之後,若是育兒袋還沒裝滿,雄海馬又會找其他的雌海馬收卵,直到育兒製放滿了卵為止。
卵的受精與孵化,全都由雄海馬來完成;「孕期」依海馬的種類而有所不同,快的兩個星期,慢的要四十多天,孵出的小海馬少則400~500尾,多則上千尾。雄海馬生產的過程並不輕鬆,每次擠壓育兒袋僅能生產20~30隻小海馬,通常得花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個生產的過程。 巴氏豆丁在墾丁
當印尼發現巴氏豆丁海馬之後,2004年菲律賓與日本琉球也陸續發現了巴氏豆丁;而台灣位於黑潮流經的海域,既然菲律賓有、日本琉球有,所以台灣應該也有啊!因此在藍碧海峽見過巴氏豆丁之後,筆者回到墾丁潛水時,只要看見網柳珊瑚,總是會多花一點時間往海扇上多瞧兩眼,期待著或許能見
▼2則網友回應▼
  • rose 8日前
    希望人们能保护它们, 不要捕捞, 让它们能自由自在的在海里生活!
  • 魔獸 3日前
    墾丁盜採的情形很嚴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