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地方新聞-戲劇系 表演藝術 誰說只能當夢想?

Career職場情報誌 - 2012年1月7日 下午4:45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戲劇系 表演藝術 誰說只能當夢想?
國內大專院校中,設有戲劇(表演藝術)科系的並不多,除了歷史悠久的北藝大、台藝大、文化戲劇系;新興校系則有台大戲劇系、中山劇場藝術系、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樹德科大表演藝術系等。
戲劇系旨在培養劇場人才,以台藝大戲劇系為例,課程設計就涵蓋了理論、導與演、劇場應用、劇場技術等4大學程,學習科目包括戲劇導論、中西戲劇與劇場史、戲劇原理、編導方法、劇場表演、導演、排演、劇場技術基礎、舞台及燈光設計、音效、化妝、劇場藝術電腦輔助設計、劇場行政管理等。
劇場經營辛苦 多自由工作者
台藝大戲劇系畢業的狂想劇團團長兼導演廖俊凱表示,戲劇系最直接的出路就是進劇場擔任導演、編劇、演員、技術(舞台設計、燈光、音響),或是劇場管理者。廖俊凱原本念復興美工,因緣際會接觸劇場,對表演產生興趣,於是先到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學舞台設計,再進台藝大戲劇系。因為養成背景的緣故,先後歷練過舞台設計、劇團演員工作,然後才做編導。
雖然熱愛劇場,但廖俊凱坦言,台灣市場太小,走劇場這條路確實很辛苦,要以劇團為正職並不容易。小劇場一齣戲的製作成本50萬元,能搬上國家劇院演出的戲則要花費百萬之譜,扣掉製作與管銷成本,能給編劇、導演、演員的酬勞所剩無幾。因此多數劇場人都是自由工作者。
資深劇團經理曾瑞蘭形容,劇團像是「變形蟲」組織,很少能養固定班底或行政人員。演員收入不穩定,小規模演出可能只領演出費,不收排練費。至於技術人員,通常以時段計價,接案類型多元(例如演唱會、商演活動),收入相對較好。
在北藝大任教的相聲瓦舍團長馮翊綱提醒,有志朝劇場發展的人要先反問自己,是抱著什麼心態入行?是希望上報、出名,還是對演出有熱情?
跨足影視或藝術行政
藝術行政也是戲劇系學生可發展的方向,但其性質和藝術創作大不相同:創作是個人的展現,藝術行政則為創作者服務。藝術行政人員負責藝術團體的票務推廣、場地協調、贊助、宣傳,以及演出、演員、道具管理等大小行政事務。曾瑞蘭認為,除了要喜歡藝術活動,最重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