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腸胃型感冒不是感冒?中醫觀點》腸胃型感冒證見風寒、風熱 兼脾胃濕熱夾雜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2月10日 上午12:13
病毒引發的腸胃炎常伴隨發燒、腹瀉,多被俗稱為腸胃型感冒,然而可能引發腸胃炎的病毒很多,腸胃炎與感冒容易混淆。中醫師陳旺全指出,急性腸胃炎與流感、感冒、肺炎可能出現部分類似症狀。例如三者都可能出現發燒,進而引發頭痛。
中醫師陳旺全指出,急性腸胃炎多引起腹瀉下痢,進而出現食慾不振,此時可給予生薑瀉心湯或半夏瀉心湯等方改善;如果伴隨噁心、嘔吐,考慮小柴胡湯加減。
然而如果糞便出現黏液或腐性惡臭時,則可能是細菌或阿米巴感染惹禍。醫師指出,細菌性感染可能造成排便有血與黏液,但阿米巴感染時,除了腹瀉帶有血與黏液外,造成的惡臭更明顯。
醫師指出,細菌或病毒感染濕熱損傷腸胃現象,藿香正氣散常用於治療,但實際處方依個別患者狀況予以調整。
很多人感冒時拉肚子、腹瀉嚴重,民眾俗稱相關症狀為腸胃型感冒,中藥藿香正氣散常用於改善這類的症狀,為中醫治療急性腸胃炎的常用藥,此方可改善溼熱型的感冒腸胃症狀。但使用上仍應由醫師診察後處方為佳。病菌或病毒感染感染所致的腹瀉,中醫有許多處方可迅速治療,視個別狀況而定。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腸胃型感冒」屬於中醫的「熱病」;除有風寒、風熱的症狀外,還有脾胃濕熱的症狀互相夾雜。針對脾胃症狀,常應用健胃、止瀉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