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社評-中德距離戰略夥伴關係仍遠

旺報 - 2012年2月7日 上午5:30
旺報【本報訊】
中德兩國去年建立了最高級別、最大規模與最廣泛議題的政府間磋商機制,成效似乎有限。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日前訪問中國,一改過去歐洲元首與北京領導人交往的風格,態度委婉,說話謹慎而務實,立場卻很堅定,也不迴避歧異。訪問結果透露了中歐關係發展的玄機。
德國與歐洲主流媒體普遍認為,梅克爾此行並未獲得北京承諾出資拯救歐元,勸說中國支持歐美制裁伊朗,也毫無進展,遑論雙邊已對話多年的人權議題。不過,梅克爾此行確有助於中國恢復對歐元的信心,她在中國社科院的演講,不僅傳播了公民社會理念,還隱約浮現了德國與歐盟未來的中國政策走向。
梅克爾不同於其他歐美國家領導人,她讚揚中國在南非德班氣候峰會同意降低碳排放的表態,但也不避諱對人權、知識產權及伊朗石油禁運的堅持。「批評並不傷害真正的友誼」似乎是她從政以來的座右銘。2006年5月她首次訪問北京,就打破了西方元首公開避談人權的慣例,呼籲中國應尊重信仰自由及網路開放。2007年1月,梅克爾接見來訪的達賴後,再度強調德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價值取向,聲稱捍衛人權與維護經濟利益屬一體兩面,不可偏廢。
大陸官方媒體顯然不接受梅克爾的言論。新華網與《環球時報》強調梅克爾來訪是為「請求中國」援助,《人民日報》評論則認為,德國既尋求中國紓困歐債,又無視制裁伊朗將造成國際油價飆漲,進而重挫中國經濟,作法矛盾。
《南方周末》與維權人士被禁止會晤梅克爾,很難不衝擊到中德戰略夥伴關係的進程。德國與歐洲各媒體均大肆報導,批評北京此舉讓梅克爾「丟盡顏面」,諷刺北京「過濾梅克爾的客人」。德國《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