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立報犇報聯播:土地正義花火,繼續燃燒!

台灣立報 - 2012年2月13日 下午8:17
文/生猛活跳
在近幾年內因土地徵收而影響生計與生活的一群農民,繼前年(2010)717、去年716之後,上個月13日這天再次聚集在總統府前的凱道上,延續前幾次次捍衛土地正義、維護自己生存的家園土地的訴求。這一回合,他們的訴求是「土地徵收條例」修法的內容,並反對不當修法的程序。
推開那隻為所欲為的手
「土地徵收條例」(以下稱土徵條例)是政府在興辦各類建設取得土地時最有力的法律條文,這部法代表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從人民的手上取得土地時,能減輕土地成本的支出。然而這部法在實行11年之間,衍生出許多的問題,包括中央或地方政府以各種法定的建設項目強行徵收農業土地,致使世世代代依賴土地為生的小農喪失生計之寄託。在失去社區家園後,在生活上賴以相互支持的鄰里社區社會網絡也隨之瓦解,淪為公共建設底下,被惡狠很拋棄的次等國民。
國家以法令的方式取得建設所需要的土地,雖部分具有公益性質,但卻也有浮濫徵收的問題發生,如目前台灣工業區土地有多處閒置,但仍以「科技園區」之名,徵收農民土地作為科技產業生產製造之工業用地,更遑論在空屋率高居不下,仍通過區段徵收方式,不斷開闢大面積的住宅區,這些都是在土地徵收條例掩護下「合法又合理」的政府行為。
正因有土徵條例的神功護體,以致於多數民眾對於自己的家園被徵收都只能被迫接受,而且所領取的補償不過是以公告現值至多加四成所計算的土地價格,與土地市價相去甚遠。也正因為這個制度諸多的漏洞與不合理,在台灣各地頻頻造成農民的抗爭,如中科四期的相思寮以及苗栗大埔等,農民與農地屢屢成為成為土徵條例底下的受害者,影響所及不止是一代人的流離失所,更大影響在於作為農業使用的土地不停的被「提領」,對於台灣農業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正因為惡法以及隱藏在細節裡的「巧門」,使得國家攫取土地的行為,如一隻怎麼推也推不開的手,放肆地掏摸人民生活所依賴的土地資源。
揪出躲在細節裡的魔鬼
從上一回農民齊聚凱道抗議不當徵收,要求土地正義後,民間各界就更積極與官方就土徵條例修法展開對話,特別是由台灣農村陣線(以下簡稱農陣)、捍衛農鄉聯盟等團體,邀集學者與律師研擬民間版的土徵條例,從民間的角度提出未來土地徵收的制度規則,並藉由民間版的修法內容來與行政院版相互比較,釐清兩造間意見上的差異,同時也試圖在不停溝通協商的過程中,讓土徵條例的修訂能提高對人民土地所有權益的保障。
法律的制訂的利害關鍵,往往隱藏在許多文字上的細節,從而提供執行上的灰色地帶,在官方詮釋下造成人民權益之損失。因而農陣在土徵條例的修訂上高舉著幾個重要的精神,首先是強化「公益性」原則,在條文中增加公共利益之判斷的具體標準,使土地徵收的使用必須更符合公共利益。
其次,就土地徵收的程序與管理方式提出修正構想,主要是將土地徵收審駁的事權集中於中央政府,抑制浮濫徵收;再者,民間版本中特別提出了幾項維護民眾參與權與權益保障的制度設計,包含徵收前的「聽證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取代現有「公聽會」(民眾意見由主辦機關參酌),在土地徵收價格上,由專業不動產估價師所查估的價格為準,並且需一視同仁保障被徵收土地民眾的居住權益。
除了上述內容外,在民間版的土徵條例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特定農業區不得徵收」,確保優良農地的永續使用,等於是替台灣農業土地劃起一條防禦的紅線!透過進步的學者與律師的努力,揪出了許多原先條文中的漏洞,也讓民間版的條文能適切地回應社會普遍對於土地徵收過程中,
▼2則網友回應▼
  • benz280  •  1日3小時前
    法沒問題,是人有問題,暴利不存在,壞事不存在.
  • sammi  •  台北, 臺灣  •  1日20小時前
    土徵法已經淪為不良政客官商勾結\'圖利財團的護身符\'\'\'\'\'\'\'\'百姓永遠是待宰羔羊\'\'\'\'\'\'無語問蒼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