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特稿/對新政府財經政策之建議/智庫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曾志超

中央日報 - 2012年2月7日 上午10:42
國民黨於2012大選順利連任,獲得超過五成的選民的支持,肯認國民普遍支持政府的執政方向,惟近四年來政策仍有部分需要檢討改進,加上民進黨對政府批評也頗值得執政黨審視,以及反對黨部分好的政策,亦應納入未來施政的參考。以下本文提出幾項政策檢討方向,供政府參考:
一、強化政府宣傳機制:國民黨執政近四年期間,發生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還有日本大地震及歐債危機等重大事件,讓全球經濟都受到劇烈的衝擊,台灣經濟還是相當亮眼。201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10.72%,創下1987年以來最高的紀錄,為24年來新高。連國外的重要機構也相當肯定台灣的表現,例如:2011年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全球第6,比四年前進步12名。2011年美國「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台灣也名列全球第3。然許多國人似乎卻未知悉政府的種種努力,未來應增加與國人溝通,強化政府宣傳機制。
二、搶佔大陸內需市場:大陸為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2010年六月簽訂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1月1日早期收穫計畫之貨品降稅及服務業市場開放均已開始實行。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促進雙方貨品和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惟台灣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卻呈現下滑的趨勢,引用國貿局公布的數據,台灣在2002年尚有12.9%的市場占有率,但是2011年(1-11月)卻已降至7.2%,創下歷年來最低的紀錄,反觀我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南韓,過去遠低於我國,2011年卻已經達9.3%,已遙遙領先台灣2.1%。加上目前大陸與南韓FTA即將啟動談判,對台灣威脅日增。是故台灣採更積極的態度,搶佔大陸內需市場。
三、積極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兩岸簽訂ECFA之後,我國已經啟動與多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惟因為種種原因,至今仍未有重大的突破。相對於我國的躊躇不前,南韓國近年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歐盟等大國完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勢必大幅調降,將使台灣出口的競爭力大減。選舉結束後,已經沒有政治的干擾因素,各部會應放下保守的心態與本位主義,以台灣利益為依歸,積極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並加入「泛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
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過去台灣最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虧損連連,光面板雙雄去年的虧損就高達千億之譜,有些甚至瀕臨倒閉的命運。此與過去政府過於重視產值,卻忽視技術研發與創新有關,廠商盲目擴充產量,搶食技術門檻較低的代工產業,待景氣反轉即難以為繼。未來政府應改以技術與創新為基礎的產業目標,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