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銀行家轉戰科技業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12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林國賓】
■歷經金融危機與占領華爾街的浩劫後,金融業的報酬與社會地位江河日下,許多銀行家只好離開華爾街,轉往同樣具有一夕致富機會的矽谷。
■"For many Wall Street refugees, a logical next step is techn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says a venture capitalist.
2007年底羅賓森(Shane Robinson)在美林完成實習的階段並獲得正式聘用的資格,他的幾名上司特別請他到曼哈頓一家高檔的餐廳慶祝。
席間主管問他1萬美元的實習獎金要做何規劃,他回說應該會存起來,主管們都持反對意見,並以未來「錢」途無量為由要他好好利用這筆錢享樂一番。
那時羅賓森才24歲。但沒想到不到半年整個情勢就風雲變色,令人羨煞的高額分紅獎金大幅縮水不說,產業還颳起裁員風,資淺的員工紛紛被主管告知可能得另謀高就。
「這讓我心生警惕,」羅賓森說。「我自問為什麼我自己的命運要被別人所掌控?如果我會被炒魷魚,我寧可是因為我自己犯錯,而不是其他因素。」
金融服務業 氣氛低迷
就這樣,經濟衰退沒多久後,羅賓森決定自謀生路。他找上一名叫史戴克曼已離職的美林同事,兩人合計著成立一家兼具社群網路與電子商務的都會服飾網站。
為了籌募創業資金,他倆走遍美國好幾個城市,有長達幾個月都借住友人的沙發,掛在網路的時間難以計數,只為了建立核心的技術與街頭服飾部落格的社群網站。最終在2010年,他們靠著26.5萬美元的創業資金成立了Soletron。
根據經濟學家、創投資本家與新創公司執行長指出,隨著華爾街景氣又見萎縮,加上占領華爾街運動風潮方興未艾,循著羅賓森
■歷經金融危機與占領華爾街的浩劫後,金融業的報酬與社會地位江河日下,許多銀行家只好離開華爾街,轉往同樣具有一夕致富機會的矽谷。
■"For many Wall Street refugees, a logical next step is techn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says a venture capitalist.
2007年底羅賓森(Shane Robinson)在美林完成實習的階段並獲得正式聘用的資格,他的幾名上司特別請他到曼哈頓一家高檔的餐廳慶祝。
席間主管問他1萬美元的實習獎金要做何規劃,他回說應該會存起來,主管們都持反對意見,並以未來「錢」途無量為由要他好好利用這筆錢享樂一番。
那時羅賓森才24歲。但沒想到不到半年整個情勢就風雲變色,令人羨煞的高額分紅獎金大幅縮水不說,產業還颳起裁員風,資淺的員工紛紛被主管告知可能得另謀高就。
「這讓我心生警惕,」羅賓森說。「我自問為什麼我自己的命運要被別人所掌控?如果我會被炒魷魚,我寧可是因為我自己犯錯,而不是其他因素。」
金融服務業 氣氛低迷
就這樣,經濟衰退沒多久後,羅賓森決定自謀生路。他找上一名叫史戴克曼已離職的美林同事,兩人合計著成立一家兼具社群網路與電子商務的都會服飾網站。
為了籌募創業資金,他倆走遍美國好幾個城市,有長達幾個月都借住友人的沙發,掛在網路的時間難以計數,只為了建立核心的技術與街頭服飾部落格的社群網站。最終在2010年,他們靠著26.5萬美元的創業資金成立了Soletron。
根據經濟學家、創投資本家與新創公司執行長指出,隨著華爾街景氣又見萎縮,加上占領華爾街運動風潮方興未艾,循著羅賓森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