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美食評鑑 大鵬灣食堂 讓味蕾在清爽與濃郁間遊移 像法式料理般精緻的台式海鮮

遠見雜誌 - 2012年2月12日 下午9:59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美食評鑑 大鵬灣食堂 讓味蕾在清爽與濃郁間遊移 像法式料理般精緻的台式海鮮
內行的饕客都知道,在台北,要吃黑鮪魚料理,不能不去被稱為「台北的東港」──大鵬灣食堂。
除了它是東港國宴名店「張家食堂」的台北分店,漁獲從產地直送,最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像大鵬灣食堂一樣,能把黑鮪魚料理得這麼細膩、時髦,讓牠即使出身鄉野,卻也儀態萬千。
關鍵就在老闆娘張琇珍。她從小在屏東大鵬灣邊長大,嘗遍家鄉的魚蝦蟹貝,北上求學之後,竟找不到可以大啖海鮮的地方,不是價格太貴,漁獲不新鮮,就是太沒創意。
「我在台北喝的虱目魚湯,裡面放了薑、蔥,起鍋前還要再加香油和米酒,這樣一來,就沒有虱目魚的味道了,」張琇珍莫可奈何地說。
頂級烏魚子配蘋果 鮮味十足
夏天吃黑鮪魚,那麼冬天呢?特別《遠見》美食評鑑團又選在低溫11度、寒風細雨的冷颼颼天裡上大鵬灣食堂吃飯,老闆張琇珍又會端出什麼絕活呢?
一進門,身穿黑白短版毛呢外套的張琇珍,優雅又自信,笑盈盈地遞給評審團價值1500元的套餐菜單:
1、烏魚子油魚子雙拼 2、柿子沙拉 3、樹子蒸金鐘 4、桂花軟志 5、花生豬腳 6、扁魚白菜蟳 7、蜂巢蝦 8、櫻花蝦飯 9、魚尾燒酒雞 10、甜點綠豆蒜
評審們一致認為,大鵬灣食堂最大的魅力是,大量使用家鄉的新鮮漁獲,以及本地的當季蔬果,將傳統台式海鮮料理,做出老少咸宜的健康口味。
原來非傳統餐飲世家出身的張琇珍,有段時間曾經每天凌晨2點,到東港漁市場看漁獲拍賣,練就挑魚和料理海產的好功夫。
然後以她身為當地人的「惡勢力」,把那些以往只會出現在漁家餐桌上的漁獲,整批打包送到台北,「漁民和農民不同,每次出海捕撈到最頂極的那尾魚,只會出現在自家餐桌上,因為冒生命危險捕到的魚,一定要留著自己吃,」張琇珍透露。
「這是《遠見》美食評鑑以來,把當地食材使用得最淋漓盡致的一家餐廳,」范可欽觀察,大鵬灣食堂端上來的菜,看起來很隆重,但都是一般百姓吃得起的食材。
在東港家家必備「東港三寶」的野生烏魚子、油魚子和櫻花蝦,而大鵬灣食堂的創意是,前兩者配蘋果,後者做炒飯。有趣的是,張琇珍會請客人先咬一口烏魚子和蘋果,吃到最後,再留一口烏魚子配蒜苗。
扁魚白菜蟳 勾起遊子鄉愁
張琇珍的另一項絕活是,勾起北上奮鬥成功人士的鄉愁,像是端上「扁魚白菜蟳」時,出生於台東港邊,和台東縣長黃健庭是國中同學的麥當勞亞洲區副總裁李明元,眼睛立刻亮起來說:「這是鄉下辦外燴酒席時,一定可以吃到的菜餚。」
不同於台北以開陽提味,張琇珍特別選用味道更濃郁的扁魚爆香,再加入白菜和炸過的處女蟳細火慢熬,香氣逼人。吃過一輪後,張琇珍還會發給每人一口白飯配菜,李明元識途老馬般地把白飯倒進碗裡未盡的菜裡攪拌,再用筷子稀哩呼嚕扒入口中,「彷彿回到小時候,」勾起年過半百的他,滿滿的鄉愁。
「蜂巢蝦」也是另外一道海口人請客的必備菜餚。主廚把現撈沙蝦去頭,裹上蛋白、麵粉下鍋油炸,最後再淋上加了鴨蛋的麵粉糊,酥炸成蜂巢的外觀。
「這是傳統老一輩的手工菜,已經很少人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