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社論》挑選醫學生:醫術和醫德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2月23日 上午12:06
大學挑選學生的季節又將開始!
一百年前人們都在家裡出生和死亡,現代人則幾乎都在醫院出生死亡;從搖籃到墳墓,沒有人不和醫師打交道,但過去的病醫關係簡單,現在則有許多不可見的手在調節,這些包括學會、醫院、衛生主管、健保、醫院評鑑、文化和法律,這些力量的牽扯使得如何挑選醫學生成為挑戰。
到底醫術和醫德哪樣比較重要?越來越多醫學教育者認為聯考高分的未必適合當醫師,數十年來醫學生名額限定在每年一千兩百位,而醫學系淘汰率幾乎是零,醫學系難進易出,加上醫院住院醫師名額遠多於畢業人數,醫學生有恃無恐,而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的現象更形嚴重,這些和醫學生保護政策不無關係。
台灣醫學院收費只有美國十分之一,本地醫學教育顯然受惠於納稅人的貼補才得以生存,因此醫師應該具備社會契約的意識。負責、利他和同情的專業精神是醫師對社會的責任,台灣醫療體系並不適合迎合資本主義。
醫德醫術向來是醫學教育兩大支柱,現在台灣醫學系的錄取方式除了考試也逐漸增加推甄比例,一項被稱為「MMI」的多站迷你面試方式已被多所醫學院採用來甄選他們各自期待的醫學生。這項面試方式讓應徵者接受多站的面談,而評估項目包括團隊合作、溝通能力、敏感度、同理心、熱情、邏輯、英文能力、倫理態度、人格和性向等面向。
面對病醫關係的新挑戰,當代醫學教育正進行一連串的課程改革,醫學系的授業年數明年將從七年改為六年,逐漸向英國社會主義式醫療制度看齊,目前在英國習醫只要五年,但
一百年前人們都在家裡出生和死亡,現代人則幾乎都在醫院出生死亡;從搖籃到墳墓,沒有人不和醫師打交道,但過去的病醫關係簡單,現在則有許多不可見的手在調節,這些包括學會、醫院、衛生主管、健保、醫院評鑑、文化和法律,這些力量的牽扯使得如何挑選醫學生成為挑戰。
到底醫術和醫德哪樣比較重要?越來越多醫學教育者認為聯考高分的未必適合當醫師,數十年來醫學生名額限定在每年一千兩百位,而醫學系淘汰率幾乎是零,醫學系難進易出,加上醫院住院醫師名額遠多於畢業人數,醫學生有恃無恐,而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的現象更形嚴重,這些和醫學生保護政策不無關係。
台灣醫學院收費只有美國十分之一,本地醫學教育顯然受惠於納稅人的貼補才得以生存,因此醫師應該具備社會契約的意識。負責、利他和同情的專業精神是醫師對社會的責任,台灣醫療體系並不適合迎合資本主義。
醫德醫術向來是醫學教育兩大支柱,現在台灣醫學系的錄取方式除了考試也逐漸增加推甄比例,一項被稱為「MMI」的多站迷你面試方式已被多所醫學院採用來甄選他們各自期待的醫學生。這項面試方式讓應徵者接受多站的面談,而評估項目包括團隊合作、溝通能力、敏感度、同理心、熱情、邏輯、英文能力、倫理態度、人格和性向等面向。
面對病醫關係的新挑戰,當代醫學教育正進行一連串的課程改革,醫學系的授業年數明年將從七年改為六年,逐漸向英國社會主義式醫療制度看齊,目前在英國習醫只要五年,但
▼5則網友回應▼
-
死胖子 • 1日6小時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