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特稿/2012年日本應對美「中」競合策略
中央日報 - 2012年2月21日 上午10:04
2012年是日本政治關鍵的一年。開春之際,日本國會開議,野田內閣不僅積極推動消費稅增稅、中央公務員減薪等極具爭議性之法案的立法工作,朝、野間更展開眾議院選制的改革方案討論。這些法案攸關今後日本國家財政與可能的政界重組。此外,對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首相個人而言,今年9月的民主黨黨魁選舉更是其政治生涯的重大挑戰,亦決定民主黨再戰眾議院大選的主帥誰屬。其次,在外交上,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與美國的總統大選年,對「中」、對美外交雖仍存許多挑戰,但亦令野田內閣有新的期待。
(一)日、「中」尋求合作議題
2011年的聖誕節期間出訪北京,實現日本民主黨執政後,首位到中國大陸進行「國事訪問」的首相。在以往的日、「中」「首腦外交」中,日本首相皆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訪「中」時,以承諾對「中」經濟援助做為給北京的伴手禮,但這次野田首相的大陸行反映出日、「中」經濟力消長後,日本不僅對「中」不再出手闊綽,反而在經濟上需取得中國大陸的合作。其實,內需不振的日本垂涎中國大陸市場已久,更期待與中共發展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但經濟上仰賴北京的日本,政治上卻與中國大陸存在安全利益上的矛盾,使雙邊關係呈現政治與經濟乖離的現象。
然而,在野田首相訪問北京之前,12月19日北韓發佈金正日(Kim Ch?ngil)的死訊,讓亟思與中共改善關係的日本,在經濟之外找到兩國在東北亞安全上的合作基礎。野田認為,金正日去世後有關北韓濃縮鈾等核武開發的疑慮仍未消除,有必要進行國際合作,野田強調,對北韓具影響力之中共的作用十分重要,並支持北京推動北韓無核化。此外,野田首相強烈促請中共為確保遭北韓綁架者及在北韓日本人的安全發揮作用。野田首相在會晤溫家寶時表示,「因金正日國防委員長去世,東亞出現新局面,針對此問題,現在我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與六方會談的東道國、亦是對北韓最具有影響力的中共交換意見與情報,是非常恰當的時機」。言談中,野田透露與中共在北韓問題上合作的期待。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山本武彥(Takehiko Yamamoto)認為,「日本與北韓無外交關係,能做的只是支持中國大陸涉入北韓事務」,「若日『中』能確認在捍衛東北亞和平與穩定上的共同決心,或許即可稱得上是一項成就。」但對日「中」關係中的「東海問題」,野田首相雖希望藉此次「首腦外交」推進此問題的有效解決,落實「東海共識」之日、「中」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的宣誓,但在東海天然氣田開發具優勢的中共對此仍未正面回應,溫家寶僅四兩撥千斤地表示,2008年之共識不變,期待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誼之海」 。然而,海洋利益的糾葛確實是日「中」關係的未爆彈,未免不慎引爆,造成無可迴避的衝突,日、「中」同意著手建立「日『中』高級工作級別海洋磋商」機制,並對規定在日、「中」周邊海域合作應對海難事故的《日『中』海上搜救協定》(SAR)原則上達成一致,未來兩國船舶遇難時,應相互通報並在搜救活動上通力合作。
(二)野田訪北京改善關係
在野田首相此行最為在意的經濟合作議題上,中共同意日本自2012年起購入100億美元的大陸國債,此舉可緩解近年中共大舉購入日本國債所引發的「中國威脅論」外,日本亦藉此表達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信心與支持,並是對人民幣逐漸增強的國際貨幣結算地位表達支持與贊成。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永中認為,日本持有大陸債券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共允許日本購買國債,為流入日本的人民幣資金提供可投資的管道,從而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此外,在推動兩國間貿易以日元及人民幣結算問題上雙方達成一致,以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及貨幣風險,使兩國經濟關係更趨緊密。尤有甚者,中共面對美國有意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TPP)主導亞太區域自由貿易體制的挑戰下,中共積極拉攏日本,催生日、「中」、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日本官房副長官齋藤勁(Tsuyoshi Saito)表示,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首腦會談」中稱,希望由日
(一)日、「中」尋求合作議題
2011年的聖誕節期間出訪北京,實現日本民主黨執政後,首位到中國大陸進行「國事訪問」的首相。在以往的日、「中」「首腦外交」中,日本首相皆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訪「中」時,以承諾對「中」經濟援助做為給北京的伴手禮,但這次野田首相的大陸行反映出日、「中」經濟力消長後,日本不僅對「中」不再出手闊綽,反而在經濟上需取得中國大陸的合作。其實,內需不振的日本垂涎中國大陸市場已久,更期待與中共發展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但經濟上仰賴北京的日本,政治上卻與中國大陸存在安全利益上的矛盾,使雙邊關係呈現政治與經濟乖離的現象。
然而,在野田首相訪問北京之前,12月19日北韓發佈金正日(Kim Ch?ngil)的死訊,讓亟思與中共改善關係的日本,在經濟之外找到兩國在東北亞安全上的合作基礎。野田認為,金正日去世後有關北韓濃縮鈾等核武開發的疑慮仍未消除,有必要進行國際合作,野田強調,對北韓具影響力之中共的作用十分重要,並支持北京推動北韓無核化。此外,野田首相強烈促請中共為確保遭北韓綁架者及在北韓日本人的安全發揮作用。野田首相在會晤溫家寶時表示,「因金正日國防委員長去世,東亞出現新局面,針對此問題,現在我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與六方會談的東道國、亦是對北韓最具有影響力的中共交換意見與情報,是非常恰當的時機」。言談中,野田透露與中共在北韓問題上合作的期待。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山本武彥(Takehiko Yamamoto)認為,「日本與北韓無外交關係,能做的只是支持中國大陸涉入北韓事務」,「若日『中』能確認在捍衛東北亞和平與穩定上的共同決心,或許即可稱得上是一項成就。」但對日「中」關係中的「東海問題」,野田首相雖希望藉此次「首腦外交」推進此問題的有效解決,落實「東海共識」之日、「中」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的宣誓,但在東海天然氣田開發具優勢的中共對此仍未正面回應,溫家寶僅四兩撥千斤地表示,2008年之共識不變,期待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誼之海」 。然而,海洋利益的糾葛確實是日「中」關係的未爆彈,未免不慎引爆,造成無可迴避的衝突,日、「中」同意著手建立「日『中』高級工作級別海洋磋商」機制,並對規定在日、「中」周邊海域合作應對海難事故的《日『中』海上搜救協定》(SAR)原則上達成一致,未來兩國船舶遇難時,應相互通報並在搜救活動上通力合作。
(二)野田訪北京改善關係
在野田首相此行最為在意的經濟合作議題上,中共同意日本自2012年起購入100億美元的大陸國債,此舉可緩解近年中共大舉購入日本國債所引發的「中國威脅論」外,日本亦藉此表達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信心與支持,並是對人民幣逐漸增強的國際貨幣結算地位表達支持與贊成。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永中認為,日本持有大陸債券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共允許日本購買國債,為流入日本的人民幣資金提供可投資的管道,從而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此外,在推動兩國間貿易以日元及人民幣結算問題上雙方達成一致,以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及貨幣風險,使兩國經濟關係更趨緊密。尤有甚者,中共面對美國有意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TPP)主導亞太區域自由貿易體制的挑戰下,中共積極拉攏日本,催生日、「中」、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日本官房副長官齋藤勁(Tsuyoshi Saito)表示,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首腦會談」中稱,希望由日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