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天冷血壓突變難控制穴位療法助改善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27日 上午6:48
近來溫度偏低,很多民眾因為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偏高。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修安指出,民眾可在合谷、太衝、百會等處按壓;耳穴可在腦區、耳神門處進行按壓或治療,以輔助改善。
中醫師吳修安提醒,最重要仍是保暖,避免血管收縮太過,才能維持血壓正常,除了合谷、百會之外,按摩位在腳背第1、2蹠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的太衝穴對改善血壓也有一定的助益。
有些患者伴隨易怒、入睡不易、頭脹的現象,部分中醫師建議不妨將決明子、海帶搭配煮水飲用,輔助改善不適。不過,心臟外科醫師提醒,天冷時更要隨時量血壓,有些患者血壓破表還沒出現自覺症狀,此時需考慮由醫師加重藥物劑量進行治療,以防意外。
不過民眾不宜單純根據自覺症狀來判斷身體狀況,或單獨依賴茶飲、食品自我保健。心臟內科醫師曾發現,天一冷,有些人血壓飆到200毫米汞柱還不自知,最好在家裡就隨時量血壓,若發現血壓一高,現行藥物劑量無法壓制,可先權宜性地多加一顆,然後馬上就醫,請醫師判斷、調整。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天氣寒冷易讓身體
中醫師吳修安提醒,最重要仍是保暖,避免血管收縮太過,才能維持血壓正常,除了合谷、百會之外,按摩位在腳背第1、2蹠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的太衝穴對改善血壓也有一定的助益。
有些患者伴隨易怒、入睡不易、頭脹的現象,部分中醫師建議不妨將決明子、海帶搭配煮水飲用,輔助改善不適。不過,心臟外科醫師提醒,天冷時更要隨時量血壓,有些患者血壓破表還沒出現自覺症狀,此時需考慮由醫師加重藥物劑量進行治療,以防意外。
不過民眾不宜單純根據自覺症狀來判斷身體狀況,或單獨依賴茶飲、食品自我保健。心臟內科醫師曾發現,天一冷,有些人血壓飆到200毫米汞柱還不自知,最好在家裡就隨時量血壓,若發現血壓一高,現行藥物劑量無法壓制,可先權宜性地多加一顆,然後馬上就醫,請醫師判斷、調整。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天氣寒冷易讓身體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