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鼻中隔鼻道成形術 解決「鼻」困擾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月1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台北訊】
鼻中隔生成的構造複雜,在加上生長期,尤其是青春期,軟硬骨大幅度的成長,生長速度不一,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偏曲。是否偏到需要手術矯正,要醫生檢查,與病人鼻塞的程度而定。基本上,外科矯正鼻中膈彎曲,是一個與生活品質有關的手術,不是一個與生命有關的手術,也就是可開可不開的手術,不同的病人,遇到不同的醫生,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鼻中隔彎曲,在鼻樑高挺的人,常會伴隨外觀偏曲與鷹勾鼻。耳鼻喉科醫師陳建業指出,一般的鼻中隔鼻道成形術,需要把彎曲的鼻中隔取掉,包括軟硬骨的部分,但在鼻中隔上方,必須留約0.8cm,這樣才能支持鼻樑,不致於塌陷,變成馬鞍鼻,曾經有病人,拿南韓鄭東學醫師的著作來挑戰,書上記載留1.5cm,這是不正確的,許多其他大部分的著作都是0.7-0.8cm,如果是做整型手術,留1.5cm,就沒有多少軟骨可取用。根據歷來手術的數千例經驗也是如此。
高位的鼻中隔彎曲,與外觀的彎曲,必須要用開式手術,連同鼻硬骨、上外軟骨及下外軟骨一起矯正,尤其是必須切開上外軟骨,取鼻中隔,在上外軟骨之間做墊片。在狹窄的鼻部皮膚下方空間中,做精密的縫合,如果沒有相當豐富的鼻科基礎手術訓練,往往無法做這麼複雜的手術。以往耳鼻喉科醫師,不會做鼻整形手術,在做鼻中隔鼻道成形術時,最怕就是鼻樑塌陷,變成馬鞍鼻。現在會做鼻整形的耳鼻喉科醫師,可以藝高人膽大,游刃有餘的在鼻腔內與鼻外觀手術,病人也多一重保障。
而下鼻甲肥厚的問題,伴隨鼻中隔彎曲常是鼻塞的主因。每個人都有下鼻甲,但大到阻塞氣道,就需要修剪。陳建業醫師表示,一般彎曲的鼻中隔,都會有一邊,因被鼻中隔壓迫,而下鼻甲較小,另一邊則會有代償性的肥厚。下鼻甲的構造外層是黏膜,內層是硬骨,這些海綿狀的硬骨,常是術後大出血的主因。術後大出血,2-3條的止血棉條(merocel)與注射止血劑(transamine),再加上腎上腺素局部壓迫是相當有用的。當然術前檢查血小板與凝血功能,是預防的最佳良方。術後2天取棉條時,也是大出血的風險所在,在手術期間,流血較多的患者,醫生就要聰明一點,止血棉(merocel)多放兩天(3-4天),讓患者下鼻甲黏膜與血管,多兩天生長與修復,這也是預防大出血的良方。
第一次剪下鼻甲,如果是不大流血的病人,可以用內視鏡剪的乾淨一些,
鼻中隔生成的構造複雜,在加上生長期,尤其是青春期,軟硬骨大幅度的成長,生長速度不一,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偏曲。是否偏到需要手術矯正,要醫生檢查,與病人鼻塞的程度而定。基本上,外科矯正鼻中膈彎曲,是一個與生活品質有關的手術,不是一個與生命有關的手術,也就是可開可不開的手術,不同的病人,遇到不同的醫生,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鼻中隔彎曲,在鼻樑高挺的人,常會伴隨外觀偏曲與鷹勾鼻。耳鼻喉科醫師陳建業指出,一般的鼻中隔鼻道成形術,需要把彎曲的鼻中隔取掉,包括軟硬骨的部分,但在鼻中隔上方,必須留約0.8cm,這樣才能支持鼻樑,不致於塌陷,變成馬鞍鼻,曾經有病人,拿南韓鄭東學醫師的著作來挑戰,書上記載留1.5cm,這是不正確的,許多其他大部分的著作都是0.7-0.8cm,如果是做整型手術,留1.5cm,就沒有多少軟骨可取用。根據歷來手術的數千例經驗也是如此。
高位的鼻中隔彎曲,與外觀的彎曲,必須要用開式手術,連同鼻硬骨、上外軟骨及下外軟骨一起矯正,尤其是必須切開上外軟骨,取鼻中隔,在上外軟骨之間做墊片。在狹窄的鼻部皮膚下方空間中,做精密的縫合,如果沒有相當豐富的鼻科基礎手術訓練,往往無法做這麼複雜的手術。以往耳鼻喉科醫師,不會做鼻整形手術,在做鼻中隔鼻道成形術時,最怕就是鼻樑塌陷,變成馬鞍鼻。現在會做鼻整形的耳鼻喉科醫師,可以藝高人膽大,游刃有餘的在鼻腔內與鼻外觀手術,病人也多一重保障。
而下鼻甲肥厚的問題,伴隨鼻中隔彎曲常是鼻塞的主因。每個人都有下鼻甲,但大到阻塞氣道,就需要修剪。陳建業醫師表示,一般彎曲的鼻中隔,都會有一邊,因被鼻中隔壓迫,而下鼻甲較小,另一邊則會有代償性的肥厚。下鼻甲的構造外層是黏膜,內層是硬骨,這些海綿狀的硬骨,常是術後大出血的主因。術後大出血,2-3條的止血棉條(merocel)與注射止血劑(transamine),再加上腎上腺素局部壓迫是相當有用的。當然術前檢查血小板與凝血功能,是預防的最佳良方。術後2天取棉條時,也是大出血的風險所在,在手術期間,流血較多的患者,醫生就要聰明一點,止血棉(merocel)多放兩天(3-4天),讓患者下鼻甲黏膜與血管,多兩天生長與修復,這也是預防大出血的良方。
第一次剪下鼻甲,如果是不大流血的病人,可以用內視鏡剪的乾淨一些,
▼5則網友回應▼
-
帥哥 • 1日2小時前
-
-
-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