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特稿/俄羅斯國會大選結果對其總統選舉影響
中央日報 - 2012年1月16日 上午7:30
(一)前言
2011年12月4日俄羅斯舉行第六屆的國會(杜馬)大選,5日大選結果公布後,莫斯科出現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國會大選舞弊不公,要求重新舉行選舉。在這敏感時刻,普京於12月7日正式登記參加今年3月俄羅斯總統選舉,而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地隨即發生更大規模群眾示威遊行,抗議國會大選舞弊及反對普京出馬競選總統。廿年前的12月25日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位,蘇聯隨之解體的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更出面呼籲俄羅斯總理普京傾聽示威者的聲音,立即負責下台並放棄參選總統。戈巴契夫在接受莫斯科「回聲」電台訪問時,奉勸普京要和他當年一樣主動下台,認為普京當了兩任總統、一任總理已經功在國家,不戀棧權位還有名留青史的機會。此前,戈巴契夫一直避免公開抨擊普京,現在顯然已按耐不住,甚至也主張國會應重新選舉。俄羅斯國會大選結果對俄羅斯今年三月總統大選會產生何種衝擊影響,將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二)俄羅斯國會大選的結果
第六屆俄羅斯國家杜馬大選,登記參選的政黨共有7個,分別為統一俄羅斯黨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自由民主黨、俄羅斯愛國者黨、正義俄羅斯黨和右派事務黨,國會大選結果如同2007年的國會選舉結果一般(見下表),跨過7%門檻的政黨只有4個,但出乎意料的是,權力黨「統一俄羅斯黨」雖然獲得了49.32%的選票,卻遠低於2007年64%的得票率。席次也從2007年的315席降至238席,足足少了77席,這是2000年普京執政以來該黨遭遇的最大挫折。其餘得票率依次為俄羅斯聯邦共產黨19.19%、正義俄羅斯黨13.24%、自由民主黨11.67%。依俄羅斯現行國會選舉辦法須通過7%門檻的政黨,依比例分配全部450席的不分區政黨比例代表席次,這次包括俄羅斯民主聯盟「雅布羅柯」黨(3.43%)都沒有通過此一門檻。
(三)國會大選後反政府抗議示威方興未艾
現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於2011年9月,在統一俄羅斯黨大會上就宣布將出馬競選下屆俄羅斯總統,當時曾經引起俄羅斯國內與國際間一陣關切。12月5日國會大選結果公布後,7日普京正式登記參加今年3月俄羅斯總統大選,旋即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地,引發大規模抗議國會大選舞弊及反對普京的遊行示威,反對黨及觀察員指控這次大選有做票及舞弊嫌疑,並透過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串聯,同時號召民眾上街抗議,反對普京長達12年的執政,結果有5百多名民眾遭警方拘捕。12月10日在莫斯科市出現約2.5萬人大規模抗議活動,12月24日再次爆發新一輪反政府示威行動,有數萬名民眾走上莫斯科街頭,抗議政府操縱選舉,要求重新舉行國會大選。事後警方估計遊行人數約有兩萬八千人,但主辦單位估計有十二萬人參與抗議,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其後,總統梅德維傑夫於12月11日晚間在其「facebook」個人網絡平臺上表示,將進行政治改革,恢復地方首長選舉,並讓未來的選戰可以有更多競爭。但抗議民眾要求重新舉辦國會大選,並懲罰舞弊的官員。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也公開呼籲俄羅斯徹查選舉舞弊行為,俄羅斯外交部則警告美方言論可能破壞美俄關係。而發起抗議的反對黨領袖雷日科夫(創立「人民自由黨」,也是俄羅斯電台「莫斯科回聲」創辦人)更表示說,一月要召集百萬人走上街頭。
(四)對俄羅斯總統大選的影響
過去二十年俄羅斯經歷了全球化和網路資訊革命的洗禮,俄羅斯的社會正在悄悄地快速變遷中。目前活躍在俄羅斯各地的反普京遊行之參與者,大多數是受過良好教育、對網路與政治敏感的年輕人,這一點與阿拉伯之春有其相似之處。但是如果說俄羅斯會因此爆發「莫斯科之春」,使俄羅斯再走回民主的道路,可能言之過早,時機尚未成熟。主要因為俄羅斯的社會經濟問題,未達茉莉花革命國家的危機程度,甚至可以說普京
2011年12月4日俄羅斯舉行第六屆的國會(杜馬)大選,5日大選結果公布後,莫斯科出現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國會大選舞弊不公,要求重新舉行選舉。在這敏感時刻,普京於12月7日正式登記參加今年3月俄羅斯總統選舉,而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地隨即發生更大規模群眾示威遊行,抗議國會大選舞弊及反對普京出馬競選總統。廿年前的12月25日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位,蘇聯隨之解體的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更出面呼籲俄羅斯總理普京傾聽示威者的聲音,立即負責下台並放棄參選總統。戈巴契夫在接受莫斯科「回聲」電台訪問時,奉勸普京要和他當年一樣主動下台,認為普京當了兩任總統、一任總理已經功在國家,不戀棧權位還有名留青史的機會。此前,戈巴契夫一直避免公開抨擊普京,現在顯然已按耐不住,甚至也主張國會應重新選舉。俄羅斯國會大選結果對俄羅斯今年三月總統大選會產生何種衝擊影響,將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二)俄羅斯國會大選的結果
第六屆俄羅斯國家杜馬大選,登記參選的政黨共有7個,分別為統一俄羅斯黨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自由民主黨、俄羅斯愛國者黨、正義俄羅斯黨和右派事務黨,國會大選結果如同2007年的國會選舉結果一般(見下表),跨過7%門檻的政黨只有4個,但出乎意料的是,權力黨「統一俄羅斯黨」雖然獲得了49.32%的選票,卻遠低於2007年64%的得票率。席次也從2007年的315席降至238席,足足少了77席,這是2000年普京執政以來該黨遭遇的最大挫折。其餘得票率依次為俄羅斯聯邦共產黨19.19%、正義俄羅斯黨13.24%、自由民主黨11.67%。依俄羅斯現行國會選舉辦法須通過7%門檻的政黨,依比例分配全部450席的不分區政黨比例代表席次,這次包括俄羅斯民主聯盟「雅布羅柯」黨(3.43%)都沒有通過此一門檻。
(三)國會大選後反政府抗議示威方興未艾
現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於2011年9月,在統一俄羅斯黨大會上就宣布將出馬競選下屆俄羅斯總統,當時曾經引起俄羅斯國內與國際間一陣關切。12月5日國會大選結果公布後,7日普京正式登記參加今年3月俄羅斯總統大選,旋即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地,引發大規模抗議國會大選舞弊及反對普京的遊行示威,反對黨及觀察員指控這次大選有做票及舞弊嫌疑,並透過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串聯,同時號召民眾上街抗議,反對普京長達12年的執政,結果有5百多名民眾遭警方拘捕。12月10日在莫斯科市出現約2.5萬人大規模抗議活動,12月24日再次爆發新一輪反政府示威行動,有數萬名民眾走上莫斯科街頭,抗議政府操縱選舉,要求重新舉行國會大選。事後警方估計遊行人數約有兩萬八千人,但主辦單位估計有十二萬人參與抗議,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其後,總統梅德維傑夫於12月11日晚間在其「facebook」個人網絡平臺上表示,將進行政治改革,恢復地方首長選舉,並讓未來的選戰可以有更多競爭。但抗議民眾要求重新舉辦國會大選,並懲罰舞弊的官員。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也公開呼籲俄羅斯徹查選舉舞弊行為,俄羅斯外交部則警告美方言論可能破壞美俄關係。而發起抗議的反對黨領袖雷日科夫(創立「人民自由黨」,也是俄羅斯電台「莫斯科回聲」創辦人)更表示說,一月要召集百萬人走上街頭。
(四)對俄羅斯總統大選的影響
過去二十年俄羅斯經歷了全球化和網路資訊革命的洗禮,俄羅斯的社會正在悄悄地快速變遷中。目前活躍在俄羅斯各地的反普京遊行之參與者,大多數是受過良好教育、對網路與政治敏感的年輕人,這一點與阿拉伯之春有其相似之處。但是如果說俄羅斯會因此爆發「莫斯科之春」,使俄羅斯再走回民主的道路,可能言之過早,時機尚未成熟。主要因為俄羅斯的社會經濟問題,未達茉莉花革命國家的危機程度,甚至可以說普京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