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保健錦囊》慢性咽炎主因乾燥引起 屬虛燥證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19日 上午12:07
慢性咽喉炎屬於中醫「慢喉喑」、「久喑」等範疇。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狀都是因咽喉乾燥引起,因此,慢性咽炎既屬於中醫虛證,又屬於燥證現象。臨床上多認為與肺腎兩臟關係密切。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在臨床檢查時,主要可見黏膜彌漫性充血或暗紅,聲帶呈粉紅色或深紅色,表面粗糙不平並有粘稠液附著,聲門閉合不全;此時得先排除喉癌、喉結核等病。慢性喉炎是喉黏膜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根據其以慢性聲音嘶啞,遷延難愈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特點,臨床多從肺腎陰虛兼肺脾氣虛、氣滯血瘀痰凝論治。
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喉需液養,咽賴津濡」,說明慢性咽炎咽乾症候與津液生成規律關係密切。津液在機體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到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古籍中提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由此可見,津液來源於飲食水穀,運化散精於脾,宣發肅降於肺,收藏氣化於腎,津液維持代謝平衡的作用,主要依賴於肺、脾、腎等三臟生理功能的調解。
若肺無以宣發、失養,則發咽喉乾燥。還有,若腎元虧虛,無以藏精,水源枯竭,難以制火,也會影響咽喉乾燥。因此,歷代醫家認為咽乾當責肺腎,與肺虛、腎虛火旺關係密切;慢性咽炎治療都從肺、腎二臟著手。
慢性咽喉炎是常見又較難治的疾病。陳萍和表示,患者最明顯的症狀是長期咽部乾燥。常與咽痛、咽哽、咽癢等症狀同時出現。也常會伴隨乾咳現象,且有厚痰梗塞感,治療需有耐心。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