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醫師寧救醜不救命 糾紛除罪化待落實
台灣醒報 - 2012年1月19日 上午11:52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綜合報導】醫療人員數目逐日下降,醫界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台大腫瘤血液科醫師陳耀昌日前受訪時表示,越來越多的醫學院學生改選醫美科,避開救命科別如內外婦兒科等,主因在於醫療糾紛過多。馬偕醫院副院長施壽全今天也投書蘋果日報呼籲政府,盡快通過醫療糾紛除罪化,避免「救命不如救醜、救人不如救狗」的醫療困境繼續延燒。
馬偕醫院副院長施壽全今天以《醫療救濟與醫療糾紛去刑化》一文表示,台灣醫療界如今面臨重要專科「五大皆空」、核心醫事人員人力嚴重不足的困境,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顯然與醫療糾紛日益頻繁有關。他指出,我國醫療糾紛除民事求償外,還會以刑事論處,這是絕大多數國家包括對岸中國大陸都沒有的奇特現象。
他以某人服用某種被核准臨床使用的藥物而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為例指出,這是無人可以預期,並非應注意而未注意的事,所以國家有「藥害救濟制度」可提供補償。同樣道理,有些初始症狀像感冒或腸胃炎,在短時間內急遽惡化而施救不及,雖然家屬感情上難以接受,但這絕非「不是神」的醫療人員所能逆料,不該把責任歸給醫療人員。
施壽全表示,醫療是充滿不確
馬偕醫院副院長施壽全今天以《醫療救濟與醫療糾紛去刑化》一文表示,台灣醫療界如今面臨重要專科「五大皆空」、核心醫事人員人力嚴重不足的困境,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顯然與醫療糾紛日益頻繁有關。他指出,我國醫療糾紛除民事求償外,還會以刑事論處,這是絕大多數國家包括對岸中國大陸都沒有的奇特現象。
他以某人服用某種被核准臨床使用的藥物而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為例指出,這是無人可以預期,並非應注意而未注意的事,所以國家有「藥害救濟制度」可提供補償。同樣道理,有些初始症狀像感冒或腸胃炎,在短時間內急遽惡化而施救不及,雖然家屬感情上難以接受,但這絕非「不是神」的醫療人員所能逆料,不該把責任歸給醫療人員。
施壽全表示,醫療是充滿不確
▼1則網友回應▼
-
點圖立即免費了解網路創業 • 2日16小時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