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陸高利貸危機燎原 金改勢在必行
中央社 - 2012年1月21日 上午10:58
-大陸金融改革專題報導之4(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1日電)溫州模式曾是大陸民企最成功典範之一,但卻被負利率、國有金融壟斷、中小企業難融資等問題衍生出高利貸危機,差點延燒全國;不過,這也可望成為大陸推動金融改革的契機。
「我從沒見過溫州這麼蕭條……」,原本在北京工作,去年12月底返回溫州的小吳告訴北京晨報,他一個上午就接了7通電話,通通是向他借錢的。
事實上,溫州危機早在2011年4月就引爆,位於溫州龍灣區的江南皮革公司董事長黃鶴,就因為欠下人民幣3億元而落跑。
接下來,「老闆跑路」在溫州突然間像瘟疫般蔓延,連溫州眼鏡業龍頭企業、信泰集團老闆胡福林也跟著落跑。根據陸媒統計,這波老闆跑路所牽涉的銀行信貸,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9400億元)。
更驚人的是,不只在溫州,就連內蒙鄂爾多斯也掀起高利貸狂潮,連政府公務員、拾荒老人都身陷其中。廣東、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也未能倖免於難,陸媒甚至推估,製造重鎮廣州高利貸規模上看1兆元。
大陸這波高利貸危機重創許多中小企業,因為向銀行融資不易,轉而向高利貸借錢。但中小企業面臨人民幣升值、工資及原物料成本飆漲,出現資金周轉不靈,還不出錢,只好落跑逃出國。
企業主落跑後,原本想用「錢滾錢」的大陸民眾反而受傷嚴重,不少銀行甚至也參與高利貸,一樣是以壞帳收場。
事實上,大陸民間融資行之有年,因為大陸民眾向銀行貸款不易,而且民間借款互助行為早已有長遠文化。活絡的民間借貸行為還使溫州經濟、溫州模式成為中小企業經營成功的典範。
行之有年的民間融資互助行為,卻引爆全國性高利貸危機,主因是銀行長期「負利率」,民眾不想把錢存在銀行裡,進而引發被稱為「陸版雷曼風暴」的高利貸危機。
所謂「負利率」,是指物價上漲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民眾存在銀行錢雖然沒
「我從沒見過溫州這麼蕭條……」,原本在北京工作,去年12月底返回溫州的小吳告訴北京晨報,他一個上午就接了7通電話,通通是向他借錢的。
事實上,溫州危機早在2011年4月就引爆,位於溫州龍灣區的江南皮革公司董事長黃鶴,就因為欠下人民幣3億元而落跑。
接下來,「老闆跑路」在溫州突然間像瘟疫般蔓延,連溫州眼鏡業龍頭企業、信泰集團老闆胡福林也跟著落跑。根據陸媒統計,這波老闆跑路所牽涉的銀行信貸,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9400億元)。
更驚人的是,不只在溫州,就連內蒙鄂爾多斯也掀起高利貸狂潮,連政府公務員、拾荒老人都身陷其中。廣東、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也未能倖免於難,陸媒甚至推估,製造重鎮廣州高利貸規模上看1兆元。
大陸這波高利貸危機重創許多中小企業,因為向銀行融資不易,轉而向高利貸借錢。但中小企業面臨人民幣升值、工資及原物料成本飆漲,出現資金周轉不靈,還不出錢,只好落跑逃出國。
企業主落跑後,原本想用「錢滾錢」的大陸民眾反而受傷嚴重,不少銀行甚至也參與高利貸,一樣是以壞帳收場。
事實上,大陸民間融資行之有年,因為大陸民眾向銀行貸款不易,而且民間借款互助行為早已有長遠文化。活絡的民間借貸行為還使溫州經濟、溫州模式成為中小企業經營成功的典範。
行之有年的民間融資互助行為,卻引爆全國性高利貸危機,主因是銀行長期「負利率」,民眾不想把錢存在銀行裡,進而引發被稱為「陸版雷曼風暴」的高利貸危機。
所謂「負利率」,是指物價上漲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民眾存在銀行錢雖然沒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