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本報特約----宏觀縱覽/大陸財政收入高增長:客觀看待 重在用好

中央日報 - 2012年2月14日 上午9:55
據大陸財政部公共財政收支情況,2011年,大陸全國財政收入103740億元,增長24.8%。其中,中央本級收入51306億元,增長20.8%;地方本級收入52434億元,增長29.1%。資料顯示,中國財政收入再次大幅超收,財政收入持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快於中央財政收入,非稅收入多年低增長過後再次高增長。
大陸財政收入高增長有多重原因。筆者從預算編制與經濟轉型兩大背景展開解讀,希望提供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視角。
首先,財政預算編制包含的諸多不可觀測與不可預知資訊,成為大陸實際財政收入高於預算的主要原因。衡量財政收入變動,一是與上一年度財政收入作對比,二是與本年度預算收入作比較。“資訊不完備”造成了預算與實際收入之間的差異。這當中包含了兩層意思:
第一,中國大陸預算編制改革尚在進行中,財政收入也一併在路上,很多經濟資訊難以觀測。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志勇所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一直是推動我國預算改革的關鍵力量。”為了搭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財政體制機制,預算編制財政收入的策略也在不斷完善。財政收入與預算編制的偏離有特殊的歷史原因和階段特徵。
第二,稅制調整、政府性基金改革、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增加與預算外收入合併,成為預算編制財政收入不可預知的制度影響。以稅制調整為例,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併,同時2010年企業利潤增加較多,形成了2011年企業所得稅16760億元,比上年增加3917億元,增長30.5%。此外,預算外收入中相當部分原在“預算外專戶”管理,2011年按有關規定納入預算管理,屬於轉移性收入。這些變化都構成了預算編制與財政收入不吻合的重要原因。
其次,經濟轉型帶來的一系列變化令財政收入增加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這可以從三方面解讀:
第一,經濟增長下調整中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很可能要靠劃分財政收入的增量來推動。依靠土地出讓金維持地方財政收入,支撐地方建設的途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