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地方新聞-中科三期廢水放流口魚群死亡 真相仍待釐清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2月15日 上午11:43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中科三期廢水放流口魚群死亡 真相仍待釐清
「環境報導」2012年2月15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中科三期后里、七星兩園區排放到大安溪的永久放流管2011年3月31日啟用,4月1日就被民眾發現放流口大批魚群死亡,至今死魚真相還未釐清,科技廢水更加引起關注。環保署要求中科管理局提出因應對策報告,昨(14日)在環保署審查,委員認為中科對死魚事件的說法不具說服力,要求補充資料再審。

后里、七星兩園區廢水分別各自排到園區內的汙水廠,然後兩汙水廠再滙流到專管,經三豐路、沿大安溪南岸水防道,最後排放到西濱公路附近的大安溪河段。兩園區合計平均日廢水量11萬噸,目前每日排放8000噸。 魚鰓阻塞致死 農民無法接受
死魚事件後台中市環保局提出一份報告,指因為新放流管未清理沉積物導致廢水管線析出鹼,放流水中的氨氮遇鹼會解離並釋出氮氣,解離過程產生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類,可能因硝化反應導致水中溶氧不足造成魚群死亡。
不過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測認為硝酸對魚沒有毒性。另依台中市環保局水質檢測,水質溶氧為8.32毫克/每公升,沒有溶氧不足。中科管理局認為,這項調查與環保局的推斷不符。
依中科提出報告,死魚事件的確是由放流專管引起,但跟放流水本身毒性應無關,可能是排放管內的化學物質未清洗乾淨,排入後造成環境改變而死亡。另依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檢測,死魚有魚鰓阻塞現象,可能是排出後造成泥沙擾動進入魚鰓而導致魚群死亡。
對於這個「魚鰓阻塞致死」說法,后里區公館里里長馮詠淮質疑:「這無法向百姓交代」。大安溪每遇颱風來時水都很濁,「但你有看過有死魚嗎,沒有。」
他認為死魚事件應釐清責任,但事件還沒釐清,環保署倒是先撤銷了台中市環保局對中科管理局開的罰單。后里農民王婉盈說,只要是中部的百姓都不服。 水質氨氮過高
另外中科、環保局的水質檢測都發現氨氮濃度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