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地方新聞-制度不符需求 都原幼兒沒人顧
台灣立報 - 2012年2月21日 下午10:56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於民國1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101年開始,配合政府組織改造,將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主管之責從內政部移轉到教育部國教司。但在母法擬訂中,卻仍未將原住民族所需要的互助式、社區式照顧需求納入其中,立法出發點也頗受爭議。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21日在新北市政府舉辦「都會區原住民幼托照顧論壇」,邀請部落工作者、學者與官方代表一同參與。論壇中對政府拋出問題,包括「被體制排除的都會區原住民幼兒誰來照顧」、「幼托整合目的為何」、「誰最有資格照顧原住民幼兒」等。
論壇中邀請五股伯特利創辦人傳道盧秋月現身說法。魯凱族的Malayumu盧秋月在20年前,因傳道身分拜訪五股地區家庭。她發現,居住在都會邊緣的原住民幼兒,因父母經濟狀況不佳,幾乎都處於無人照顧的狀態。因原住民父母離鄉背井到都會區打零工,上下班時間跟托兒所無法配合,通常也因收入不豐、省家庭開銷而沒有讓孩子上幼稚園。
盧秋月自發現都會區原住民幼兒無人照顧的問題之後,開始積極尋找照顧地點、人手,想以部落的方式在都會區替原住民族人盡一份心力。在部落的傳統,每當哪家的父母忙著上山工作、一去數天,這時部落的左鄰右舍都會互相幫忙照看彼此的孩子。同樣的,當輪到自己有事得外出時,其他人也會如此協助。
但從法律層面來看,托育幼兒需要符合空間、師資的規定繁雜,盧秋月想要照顧都原幼兒的做法,竟是違法的。此時就必須探討:台灣法律與師資養成上,是否有融入多元族群的概念?
21日論壇上,包括台北市立教育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21日在新北市政府舉辦「都會區原住民幼托照顧論壇」,邀請部落工作者、學者與官方代表一同參與。論壇中對政府拋出問題,包括「被體制排除的都會區原住民幼兒誰來照顧」、「幼托整合目的為何」、「誰最有資格照顧原住民幼兒」等。
論壇中邀請五股伯特利創辦人傳道盧秋月現身說法。魯凱族的Malayumu盧秋月在20年前,因傳道身分拜訪五股地區家庭。她發現,居住在都會邊緣的原住民幼兒,因父母經濟狀況不佳,幾乎都處於無人照顧的狀態。因原住民父母離鄉背井到都會區打零工,上下班時間跟托兒所無法配合,通常也因收入不豐、省家庭開銷而沒有讓孩子上幼稚園。
盧秋月自發現都會區原住民幼兒無人照顧的問題之後,開始積極尋找照顧地點、人手,想以部落的方式在都會區替原住民族人盡一份心力。在部落的傳統,每當哪家的父母忙著上山工作、一去數天,這時部落的左鄰右舍都會互相幫忙照看彼此的孩子。同樣的,當輪到自己有事得外出時,其他人也會如此協助。
但從法律層面來看,托育幼兒需要符合空間、師資的規定繁雜,盧秋月想要照顧都原幼兒的做法,竟是違法的。此時就必須探討:台灣法律與師資養成上,是否有融入多元族群的概念?
21日論壇上,包括台北市立教育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