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娛樂新聞-台灣真有趣-黑白電視年代 人情看得見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19日 上午5:30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 ▲78歲的黃榮林老先生。(羅浚濱攝)
中國時報【都會中心╱綜合報導】
前言:近日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電視產業講座及展覽,歡慶台灣電視開播五十年周年。其實讓老一輩的台灣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十一年十月十日開播的台灣電視台,當年一些手頭寬裕的家庭添購黑白電視機時,立刻轟動鄉里,慷慨的就開放讓左鄰右舍來家裡觀賞,變成「另類」的電影院。 當年節目不多,但許多節目卻深印腦海,像布袋戲或歌唱節目,而電視機前擺著小板凳,晚餐時從自家端著碗到隔壁邊扒飯邊看電視的畫面,更讓現代人難以想像。
基隆市影劇六村七十七歲退役海軍軍官李天正回憶,當年分期付款買了大同牌黑白電視,是村裡第一台電視,鄰居都好奇的跑來看。
熟識的同袍坐在客廳裡看,不熟的大人小孩不好意思進屋,就搬椅子或站在院子往裡瞧,夏天就算熱被蚊子叮也不以為意。
李天正說,當時《七海遊俠》、《勇士們》、《青蜂俠》幾個影集很轟動,同袍幾乎每天準時報到。來者是客,準備茶水、香菸招呼,看完了,老婆還要打掃清理。
這種情形持續好長一段時間,直到大家也陸續分期付款買電視機後才不再。而那台陪伴眷村鄰居度過寒暑、螢幕前有拉門的大同電視,在李家使用了十多年才功成退役。
新竹縣:新竹客運總務股長退休的七十八歲黃榮林說,民國五十年代初期,新竹縣經濟還很落後,有收音機就算是有錢人。電視開播後,竹北街上的吳姓、何姓等有錢家族陸續才買電視,他第一次看黑白畫面的電視是在吳家,感覺很新奇,像有畫面的收音機。
黃榮林說,早期只有台視,都是播新聞,還沒什麼節目,當時人情味濃,資訊也不足,他這一輩的人有空,常拿著一碗飯菜跑去邊吃邊看,看新聞成為聊天話題。之後,布袋戲和台灣少棒隊在美國比賽,曾出現大人小孩圍觀及漏夜看電視的盛況。
苗栗縣:六十五歲的孫建芳表示,第一次看電視大約是念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天放學回家途中,經過公館鄉一家中藥店,店裡有台黑白電視機正在播放節目,印象中好像是蠻逗趣的綜藝節目。
台灣電視剛開播時,電視機並不普遍,只有少數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或是店家、診所才有,所以第一次看到電視節目,就跟幾個同學擠進中藥店一探電視,不過店裡空間早已滿座,回家時仍覺看得意猶未盡。
南投縣:日月潭地處偏鄉,早期資訊傳遞較不方便,五○年代剛有電視時,家住潭畔「司馬按」聚落、現年七十六歲的沈艷佃依據傳聞,冥想著千仞高空架設巨鏡,反射到收視戶家中的虛擬
中國時報【都會中心╱綜合報導】
前言:近日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電視產業講座及展覽,歡慶台灣電視開播五十年周年。其實讓老一輩的台灣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十一年十月十日開播的台灣電視台,當年一些手頭寬裕的家庭添購黑白電視機時,立刻轟動鄉里,慷慨的就開放讓左鄰右舍來家裡觀賞,變成「另類」的電影院。 當年節目不多,但許多節目卻深印腦海,像布袋戲或歌唱節目,而電視機前擺著小板凳,晚餐時從自家端著碗到隔壁邊扒飯邊看電視的畫面,更讓現代人難以想像。
基隆市影劇六村七十七歲退役海軍軍官李天正回憶,當年分期付款買了大同牌黑白電視,是村裡第一台電視,鄰居都好奇的跑來看。
熟識的同袍坐在客廳裡看,不熟的大人小孩不好意思進屋,就搬椅子或站在院子往裡瞧,夏天就算熱被蚊子叮也不以為意。
李天正說,當時《七海遊俠》、《勇士們》、《青蜂俠》幾個影集很轟動,同袍幾乎每天準時報到。來者是客,準備茶水、香菸招呼,看完了,老婆還要打掃清理。
這種情形持續好長一段時間,直到大家也陸續分期付款買電視機後才不再。而那台陪伴眷村鄰居度過寒暑、螢幕前有拉門的大同電視,在李家使用了十多年才功成退役。
新竹縣:新竹客運總務股長退休的七十八歲黃榮林說,民國五十年代初期,新竹縣經濟還很落後,有收音機就算是有錢人。電視開播後,竹北街上的吳姓、何姓等有錢家族陸續才買電視,他第一次看黑白畫面的電視是在吳家,感覺很新奇,像有畫面的收音機。
黃榮林說,早期只有台視,都是播新聞,還沒什麼節目,當時人情味濃,資訊也不足,他這一輩的人有空,常拿著一碗飯菜跑去邊吃邊看,看新聞成為聊天話題。之後,布袋戲和台灣少棒隊在美國比賽,曾出現大人小孩圍觀及漏夜看電視的盛況。
苗栗縣:六十五歲的孫建芳表示,第一次看電視大約是念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天放學回家途中,經過公館鄉一家中藥店,店裡有台黑白電視機正在播放節目,印象中好像是蠻逗趣的綜藝節目。
台灣電視剛開播時,電視機並不普遍,只有少數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或是店家、診所才有,所以第一次看到電視節目,就跟幾個同學擠進中藥店一探電視,不過店裡空間早已滿座,回家時仍覺看得意猶未盡。
南投縣:日月潭地處偏鄉,早期資訊傳遞較不方便,五○年代剛有電視時,家住潭畔「司馬按」聚落、現年七十六歲的沈艷佃依據傳聞,冥想著千仞高空架設巨鏡,反射到收視戶家中的虛擬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