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娛樂新聞-音樂柔化政治 艾文:愛台灣不該被污名
新頭殼 - 2012年2月21日 下午2:27
新頭殼newtalk 2012.02.21 林靖堂/台北報導
「愛台灣不應被污名化」這是音樂創作者艾文的期許。今(21)日新頭殼「開放編輯室」邀請以台灣意識作為音樂創作的知名音樂人艾文,他自我期許:「作台灣音樂是希望感動某些人,訴說某些人的故事」。
台灣歌曲的發展,不能不討論台語歌的歷史。艾文說,最經典的台語歌是在日本時代後期的1930年代的黃金八年,包括《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只是非常諷刺的是,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期卻是台語歌最蓬勃發展的時候。但也因為歷史與政治的因素,台語歌慢慢地被壓縮。
艾文表示,台灣有許多歌手的韻味,是來自於對土地的熱愛,例如陳明章。艾文認為他生活在這個土地上,聲音跟著台灣土地呼吸,因此陳明章的聲音能打動人心。
艾文說,當年到美國波士頓學音樂,純粹因為喜歡音樂,義無反顧。如今為何回來作台灣音樂?他認為,音樂可以改變歷史。他舉陳明章為例,在20
「愛台灣不應被污名化」這是音樂創作者艾文的期許。今(21)日新頭殼「開放編輯室」邀請以台灣意識作為音樂創作的知名音樂人艾文,他自我期許:「作台灣音樂是希望感動某些人,訴說某些人的故事」。
台灣歌曲的發展,不能不討論台語歌的歷史。艾文說,最經典的台語歌是在日本時代後期的1930年代的黃金八年,包括《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只是非常諷刺的是,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期卻是台語歌最蓬勃發展的時候。但也因為歷史與政治的因素,台語歌慢慢地被壓縮。
艾文表示,台灣有許多歌手的韻味,是來自於對土地的熱愛,例如陳明章。艾文認為他生活在這個土地上,聲音跟著台灣土地呼吸,因此陳明章的聲音能打動人心。
艾文說,當年到美國波士頓學音樂,純粹因為喜歡音樂,義無反顧。如今為何回來作台灣音樂?他認為,音樂可以改變歷史。他舉陳明章為例,在2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