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白海豚棲地將劃設 學者籲提高管理層級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2月17日 下午12:14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白海豚棲地將劃設 學者籲提高管理層級
本報2012年2月1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政府保育媽祖魚第一個具體行動,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在即,然而影響白海豚的開發行為環境衝擊評估卻由環保署執掌,立法院為此提出決議文,要求環保署就白海豚保育於職責內,提出環評以及海洋污染相關計畫,協助減輕對白海豚的衝擊,並需於兩個月內邀集學者、專家以及民間團體研商,並定期向環衛教委員會報告。 然而昨(16)日第一次召開的會議,雖然國內重要學者專家都齊聚環保署,但討論仍離不開白海豚保育,針對減輕或避免開發行為對中華白海豚之衝擊,環保署則以會考慮、會研擬,四兩撥千斤。與會學者專家一致肯定林務局劃設重要棲息環境之努力,並體認到白海豚保育應提升層級,建議成立專責機關。此次會議討論紀錄,將送交立法院備查。
林務局表示,白海豚推估族群數量為78隻,未來保育重點包括:調查族群分布與基礎生態並持續監測,也將了解白海豚生態與生活史,保護現有棲地,改善棲地品質,也將加強環境教育與推廣。 拉高層級救白海豚
立委邱文彥表示,白海豚算是台灣的國寶「魚」,國光石化停建甚至是由總統決定,處理上必須慎重,建議回歸到行政院永續會討論。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副理事長蔡嘉陽也認為白海豚保育應提升到政務委員的層級,而非都讓林務局背負保育的責任,成為眾矢之的。
有學者建議重要棲息環境劃設後,需進一步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卻認為,與其未來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引起漁民反彈,不如依照漁業法劃設為漁業保護區,並將西海岸的幾個河口劃設為保護區,更能達到保育的目標。
成大教授王建平表示,此案區域大,跨縣市溝通、牽涉更不同專業,應先彙集各項資料,林務局應提相關配套、組織章程,也請開發單位提配套作法,而非只說不能配合卻不願解決問題。 河口水質需列甲級
威脅白海豚生存的因素,包括淡水補注以及食源匱乏,都與河口生態系有關。河口水質影響營養鹽供給,過去河口是三不管地帶,相關研究十分缺乏,幾位專家都提出水質監測的重要性。林務局建議,此處水質PH值能維持7.8,監測重金屬以及賀爾蒙以及水下噪音的規範。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簡任技正王嶽彬表示,劃設範圍內的海域水質都將保持在甲級水準。
王嶽彬表示,幾條重要河川都設置監測站,而區域排水河川,環保署也都有補助經費進行監測,並且每半年統整一次,未來也會加強重金屬的監測管理。
提到白海豚保育,他以香港水域指標為例,當初興建赤鱲角機場也曾將白海豚保育納入考量,其水質監測標準還比台灣寬鬆。六輕放流水標準有加嚴,雖然他們希望能放寬標準,但水保處將維持以往的水準要求。 從白海豚保育到海洋教育
白海豚保育也讓學者專家意識到台灣海洋教育的欠缺,邱文彥即表示將啟動海洋教育的公聽會,將白海豚列為首要內容,並納入海洋保育的相關內容。立委田秋堇也提及日本海洋教育紮根很深,認為教育部應加強海洋教育,讓保育海洋的觀念深植在民眾心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認為,海洋教育先從親海開始,而教育部卻是考量先編訂教材。台大教授周蓮香也認同海洋教育之重要性,他說他女兒考試要求背出台灣保護區的名稱,這樣只讓學生恨死了保護區,不會感受保育的重要性。蔡嘉陽則建議在中小學課程編一課白海豚的課程。
鄭明修說現在西海岸利用竹筏出海的生態旅遊越來越多,從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推四草之旅,台中港外也逐漸出現,民眾都懷抱著希望能在沿
本報2012年2月1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政府保育媽祖魚第一個具體行動,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在即,然而影響白海豚的開發行為環境衝擊評估卻由環保署執掌,立法院為此提出決議文,要求環保署就白海豚保育於職責內,提出環評以及海洋污染相關計畫,協助減輕對白海豚的衝擊,並需於兩個月內邀集學者、專家以及民間團體研商,並定期向環衛教委員會報告。 然而昨(16)日第一次召開的會議,雖然國內重要學者專家都齊聚環保署,但討論仍離不開白海豚保育,針對減輕或避免開發行為對中華白海豚之衝擊,環保署則以會考慮、會研擬,四兩撥千斤。與會學者專家一致肯定林務局劃設重要棲息環境之努力,並體認到白海豚保育應提升層級,建議成立專責機關。此次會議討論紀錄,將送交立法院備查。
林務局表示,白海豚推估族群數量為78隻,未來保育重點包括:調查族群分布與基礎生態並持續監測,也將了解白海豚生態與生活史,保護現有棲地,改善棲地品質,也將加強環境教育與推廣。 拉高層級救白海豚
立委邱文彥表示,白海豚算是台灣的國寶「魚」,國光石化停建甚至是由總統決定,處理上必須慎重,建議回歸到行政院永續會討論。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副理事長蔡嘉陽也認為白海豚保育應提升到政務委員的層級,而非都讓林務局背負保育的責任,成為眾矢之的。
有學者建議重要棲息環境劃設後,需進一步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卻認為,與其未來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引起漁民反彈,不如依照漁業法劃設為漁業保護區,並將西海岸的幾個河口劃設為保護區,更能達到保育的目標。
成大教授王建平表示,此案區域大,跨縣市溝通、牽涉更不同專業,應先彙集各項資料,林務局應提相關配套、組織章程,也請開發單位提配套作法,而非只說不能配合卻不願解決問題。 河口水質需列甲級
威脅白海豚生存的因素,包括淡水補注以及食源匱乏,都與河口生態系有關。河口水質影響營養鹽供給,過去河口是三不管地帶,相關研究十分缺乏,幾位專家都提出水質監測的重要性。林務局建議,此處水質PH值能維持7.8,監測重金屬以及賀爾蒙以及水下噪音的規範。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簡任技正王嶽彬表示,劃設範圍內的海域水質都將保持在甲級水準。
王嶽彬表示,幾條重要河川都設置監測站,而區域排水河川,環保署也都有補助經費進行監測,並且每半年統整一次,未來也會加強重金屬的監測管理。
提到白海豚保育,他以香港水域指標為例,當初興建赤鱲角機場也曾將白海豚保育納入考量,其水質監測標準還比台灣寬鬆。六輕放流水標準有加嚴,雖然他們希望能放寬標準,但水保處將維持以往的水準要求。 從白海豚保育到海洋教育
白海豚保育也讓學者專家意識到台灣海洋教育的欠缺,邱文彥即表示將啟動海洋教育的公聽會,將白海豚列為首要內容,並納入海洋保育的相關內容。立委田秋堇也提及日本海洋教育紮根很深,認為教育部應加強海洋教育,讓保育海洋的觀念深植在民眾心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認為,海洋教育先從親海開始,而教育部卻是考量先編訂教材。台大教授周蓮香也認同海洋教育之重要性,他說他女兒考試要求背出台灣保護區的名稱,這樣只讓學生恨死了保護區,不會感受保育的重要性。蔡嘉陽則建議在中小學課程編一課白海豚的課程。
鄭明修說現在西海岸利用竹筏出海的生態旅遊越來越多,從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推四草之旅,台中港外也逐漸出現,民眾都懷抱著希望能在沿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