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革新援助體制 新興國出錢出力

台灣立報 - 2012年2月20日 下午10:51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這個海外援助工作者聞風喪膽之處,不久前來了一批土耳其援助工作者,他們開車在路上兜風、在海裡游泳,也在當地清真寺禱告。
根據《路透》報導,土耳其總理艾爾段在去年8月造訪了索馬利亞,這是近20年來當地首次有非洲以外的國家領袖來訪。從那時起,土耳其開始在索馬利亞開設大使館、與索國共同興建國際機場、提供了索馬利亞學生在土耳其大學就讀的獎助學金,同時也計畫要興建一家醫院。
非西方援助國增加
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OIC)駐摩加迪休代表瓦依德(Mustakim Waid)表示:「土耳其活躍於索馬利亞……當地人民很愛他們。」該組織是規模僅次於聯合國的跨政府組織。
從土耳其到巴西、從印度到沙烏地阿拉伯,有越來越多非西方捐贈者提供資金援助。他們抱持著與過去西方世界不同的心態,貢獻自己國內應對天然災害的經驗,令全球人道援助界耳目一新。
直到不久前,大多數新興捐贈者將援助重點放在自身所屬的區域。像印度、中國和巴西等地,過去也曾是國際人道援助的主要接受國。然而隨著這些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實力成長,他們對人道援助體制的影響也隨之增加。
過去,人道援助體制多由經濟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和發展援助委員會(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DAC)中的西方成員所主導。
10年來,新興國家所提供的人道援助金額增加近20倍,由2000年的3,470萬美元來到2010年的6億2,250萬元。
聯合國各組織和幾個大型援助組織也開始請求這些國家提供資金。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OCHA)處長史密斯(Robert Smith)表示:「我們此刻處於危急之中……因為當下我們體制的能力,包括回應能力和財務能力,都不足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而人道需求可能會變深變廣,所以我們需要能夠提高可運用資源的規模。」該處負責統籌、募集人道救援相關資源。
過去10年來,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非發展援助委員會國家捐贈者中的冠軍。然而,如同許多新興捐贈國一般,因對國際規範並不了解,到缺乏追蹤相關資訊的組織等種種原因,沙烏地阿拉伯所提供的國際援助並沒有完整被紀錄追蹤。
2008年沙烏地阿拉伯提供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