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兩岸史話-苦難輝煌中 狂飆國共抗戰之歌

旺報 - 2012年2月26日 上午5:30
旺報【金一南╱著】
林彪與彭德懷也對紅軍發展的戰略重點提出不同意見。這是中央紅軍的兩員主將。出發點與著眼點與李德、張國燾完全不同。兩人雖然主張發展的方向不一樣,但都不主張以打通蘇聯為第一要務。
林彪與彭德懷也對紅軍發展的戰略重點提出不同意見。這是中央紅軍的兩員主將。出發點與著眼點與李德、張國燾完全不同。兩人雖然主張發展的方向不一樣,但都不主張以打通蘇聯為第一要務。
直羅鎮一戰打敗東北軍的進攻後,林彪流露出他想帶一些部隊去陝南打擊。瓦窯堡會議之前,中共中央徵求各軍團主要領導幹部對戰略問題的意見。林彪抓住這個機會給中央寫信說:開陝南比在陝北鞏固和擴大根據地更重要,更有意義。他開列了一個長長的名單,要求名單所列的紅軍指揮員都跟他南下發展陝南。毛澤東批評了林彪的這封信。
12月21日,毛澤東與張聞天致電彭德懷轉林彪:「在日本進占華北的形勢下,不能把陝南擊戰爭提到比陝北等處的擊戰爭還更加重要的地位,實際上後者是更重要的。尤其不能把擊戰爭提到似乎比主力紅軍還更重要的地位(如提出紅軍主要幹部去作擊戰爭),這樣的提法是不妥當的。林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是同我們有些分歧的。中央認為有當面說明之必要。現在前方軍事不緊張,因此仍望林來中央一行,在此一個時期,這於林是有好處的。」
林主陝南彭主陝北
毛澤東這個電報對林彪的批評比會理會議說他「是個娃娃」嚴重得多。但林彪有他自己的處理方法。他沒有到中央去,更不可能實現毛澤東設想的「在此一個時期」。相反他於12月26日再發一個電報,堅持「我還在期待中央批我打擊戰爭」。
林彪個性中這種倔強,不僅僅是1970年廬山會議後拒不檢討才剛剛表現。毛澤東沒有回覆林彪這封電報。林彪主張向陝南發展。彭德懷則主張鞏固陝北。
1936年1月,彭德懷在甘泉指揮作戰,收到毛澤東關於東策的電報,閱後思慮再三,1月26日回電毛澤東,坦陳自己的意見。
彭德懷認為:陝北東側黃河,北靠沙漠,西面人煙稀少,敵不易對我形成「圍剿」局面,是紅軍活動的好後方,應該鞏固發展這塊根據地;但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會合後,人數大增,陝北貧瘠,紅軍發展有一定困難,要同南面的東北軍和西北軍打仗,還可能把在河南的蔣介石嫡系軍隊引進西北,這是不利的一面;東渡黃河在呂梁山一帶創建根據地比較理想,可慮之處是一怕渡不過去,當時紅軍剛剛結束長征,體質很
▼1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