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港學者盼烏坎模式能延續
中央社 - 2012年3月1日 上午9:19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中國大陸廣東省烏坎村將於3日選出村民委員會後,整個事件或可告一段落。回顧此事,有學者認為,不能視之為大陸的民主轉折,但意義重大,期望「烏坎模式」可以延續下去。
位於廣東省東北角的烏坎村,屬於汕尾市轄下陸豐市的管治範圍。去年9月底,當地居民因為不滿村幹部私賣土地,侵占村民利益,加上不滿村委選舉受操控,發起龐大示威。
事發之初,地方官員以高壓手段鎮壓村民,其後村民代表薛錦波在扣押期間死亡一事,令事件惡化。
去年12月,事件逐漸引起香港及海外媒體關注,而在事件極可能爆發更嚴重的衝突時,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親赴當地協調,並與村民取得共識。
根據共識,朱明國除認同村民的訴求合理外,還答應村民重新選出村委會的要求。為此,烏坎村選出選舉委員會,在委員會的監督下選出109名村代表。全村並將在3日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村主任及委員。
對於烏坎村民從抗爭到最後可以自由選出自己的代表,一些西方媒體認為,這是大陸走向民主的轉折。不過,香港部分學者卻不認同這種說法。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烏坎事件」的意義固然非常重大,但不能視為大陸的民主轉折。
他說:「事件的重大意義不在於民主化,因為這沒有涉及政治。從觀察中國社會動盪或管理方面的角度看,事件的重要性在於出現重大危機時的解決方法。」
他說,事件發生之初,絕大部分人對結果抱持良好意願,但也不敢奢望會出現今天的結局,而結局確實很好,出現了比較良性的解決方法。
丁學良說:「所以,應該說,事件的重大意義是good governance(良治),而非democracy。」
也可以說,在過去大陸出現眾多的類似大規模騷亂中,這是處理得較好的一次,也因此受到海外重視。
他說:「事件的正面意義是出現大規模衝突時,不是被強力壓制下去,導致流血,而是通過對話協商,然後讓村民自己主動參與的方式來把導火線卸掉。」
被問到「烏坎模式」是否會成為大陸今後解決類似抗爭的典範,丁學良說:「我不知道,但到目前,它是正面的發展,在國際上引起重大影響;絕大部分人都期望這種方式能夠
位於廣東省東北角的烏坎村,屬於汕尾市轄下陸豐市的管治範圍。去年9月底,當地居民因為不滿村幹部私賣土地,侵占村民利益,加上不滿村委選舉受操控,發起龐大示威。
事發之初,地方官員以高壓手段鎮壓村民,其後村民代表薛錦波在扣押期間死亡一事,令事件惡化。
去年12月,事件逐漸引起香港及海外媒體關注,而在事件極可能爆發更嚴重的衝突時,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親赴當地協調,並與村民取得共識。
根據共識,朱明國除認同村民的訴求合理外,還答應村民重新選出村委會的要求。為此,烏坎村選出選舉委員會,在委員會的監督下選出109名村代表。全村並將在3日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村主任及委員。
對於烏坎村民從抗爭到最後可以自由選出自己的代表,一些西方媒體認為,這是大陸走向民主的轉折。不過,香港部分學者卻不認同這種說法。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烏坎事件」的意義固然非常重大,但不能視為大陸的民主轉折。
他說:「事件的重大意義不在於民主化,因為這沒有涉及政治。從觀察中國社會動盪或管理方面的角度看,事件的重要性在於出現重大危機時的解決方法。」
他說,事件發生之初,絕大部分人對結果抱持良好意願,但也不敢奢望會出現今天的結局,而結局確實很好,出現了比較良性的解決方法。
丁學良說:「所以,應該說,事件的重大意義是good governance(良治),而非democracy。」
也可以說,在過去大陸出現眾多的類似大規模騷亂中,這是處理得較好的一次,也因此受到海外重視。
他說:「事件的正面意義是出現大規模衝突時,不是被強力壓制下去,導致流血,而是通過對話協商,然後讓村民自己主動參與的方式來把導火線卸掉。」
被問到「烏坎模式」是否會成為大陸今後解決類似抗爭的典範,丁學良說:「我不知道,但到目前,它是正面的發展,在國際上引起重大影響;絕大部分人都期望這種方式能夠
▼2則網友回應▼
-
或許改變人生的機會從這裡開始,入內免費了解 • 3日前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