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誰看得懂台灣財政?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2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于國欽】
■我國公債法限制中央政府年度舉債不得超過歲出的15%,但如果依特別條例(例如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條例)所編列的特別預算,則可排除這一舉債限制。
■我國公債法雖限制中央政府的債務餘額不得超過前三年平均GNP的40%,但這裡所指的債務並不包括非營業基金裡的債務、也不包括一年以下的短期借款,與IMF定義有明顯的出入。
近日輿論以希臘公務員退休福利太好,導致其債臺高築,籲請政府引以為戒,未料經建會隨後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財政健全,紀律嚴謹,與希臘情況迥異,政府相關支出合理穩健,無需憂心。」
事實上,台灣的財政還頗令人憂心的,因為政府的預算帳本繁多、公債的定義與眾不同、復以歷年預算科目迭有變動,凡此種種,若不明察秋毫,皆可能讓我們低估了自己的財政困境。
先談預算帳本繁多的問題,由於我國中央政府在年度總預算之外,還可以編列特別預算,特別預算的特別之處就是可以不受公債法的限制,擴大政府舉債空間。近三年我們如果只看年度總預算,會以為中央政府支出規模僅1.6~1.7兆元,但加上特別預算之後則已達1.9~2.0兆元之間。
加上特別預算 差很大
單看年度總預算是看不出真相的,有時甚至會誤以為財政已提前平衡了,直到把特別預算加進來之後,才驚覺赤字依然很大。近年台灣的預算赤字經常在3~4千億元,赤字占歲出近兩成,試想,這樣的財政能算健全嗎?
談到這裡只是看了兩本帳,我們若再把非營業基
■我國公債法限制中央政府年度舉債不得超過歲出的15%,但如果依特別條例(例如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條例)所編列的特別預算,則可排除這一舉債限制。
■我國公債法雖限制中央政府的債務餘額不得超過前三年平均GNP的40%,但這裡所指的債務並不包括非營業基金裡的債務、也不包括一年以下的短期借款,與IMF定義有明顯的出入。
近日輿論以希臘公務員退休福利太好,導致其債臺高築,籲請政府引以為戒,未料經建會隨後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財政健全,紀律嚴謹,與希臘情況迥異,政府相關支出合理穩健,無需憂心。」
事實上,台灣的財政還頗令人憂心的,因為政府的預算帳本繁多、公債的定義與眾不同、復以歷年預算科目迭有變動,凡此種種,若不明察秋毫,皆可能讓我們低估了自己的財政困境。
先談預算帳本繁多的問題,由於我國中央政府在年度總預算之外,還可以編列特別預算,特別預算的特別之處就是可以不受公債法的限制,擴大政府舉債空間。近三年我們如果只看年度總預算,會以為中央政府支出規模僅1.6~1.7兆元,但加上特別預算之後則已達1.9~2.0兆元之間。
加上特別預算 差很大
單看年度總預算是看不出真相的,有時甚至會誤以為財政已提前平衡了,直到把特別預算加進來之後,才驚覺赤字依然很大。近年台灣的預算赤字經常在3~4千億元,赤字占歲出近兩成,試想,這樣的財政能算健全嗎?
談到這裡只是看了兩本帳,我們若再把非營業基
▼5則網友回應▼
-
blue • 宜蘭市, 臺灣 • 7日前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