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特稿/大陸應對國際政經形勢的策略

中央日報 - 2012年2月29日 上午11:03
(一)前言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月6日至10日召開5次座談會,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對「政治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其中經濟是為重點。中共體認實施改革開放30餘年,加入世貿組織已10年,通過國際分工和競爭,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無不會透由貿易、金融、網際網路、國際關係、人員往來等途徑影響到內部的經社發展,故中共中央、國務院稱當前研究分析經濟形勢,不能僅侷限在大陸內部,就經濟論經濟,強調要用全球化戰略思維觀察問題。
(二)對世界政經形勢之分析
中共認為今後一段時間世界政治經濟總體和平但不太平,各方力量角逐將使國際和地區形勢充滿變數和波動。分三方面說明:
(1)世界經濟走勢跌宕起伏。主要是美國、歐元區、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緩慢,新興市場國家經歷過經濟危機後雖回溫,然仍面臨各種困頓,遂採取謹慎、緊縮性措施,以致經濟增速同比回落。其次是過去幾年主要經濟體為因應國際金融風暴,從而用非常規刺激政策穩定經濟,隨著時間推移,擴張性財政政策帶來的支出擴大,使不少國家達到和超過公認的債務警戒線,既使美國主權信評也被降級。雖然全球經濟受此影響增速放緩,但通貨膨脹率卻持續上升,各種矛盾問題相互交織制約,反映世界經濟復甦基礎十分脆弱,走勢的不確定性明顯。
(2)地緣政治動盪衝擊內部經濟。2011年西亞北非政治動蕩,南海局勢亦一度緊張,國際反恐活動嚴峻,熱點問題不斷,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國內經濟安全和發展。以西亞北非為例,扼守紅海-蘇伊士運河通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且原油儲量與產量分別佔全球61%、63%,該地區動盪將使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西亞北非為大陸原油進口主要來源地,也是勞務、商品輸出重要市場,彼此在貿易、投資、能源等方面具有合作潛力,如地區持續不安,必會加劇對能源供給、國際航運的不利影響。南海政治格局新變化,也將給地區經濟帶來連鎖反應,必須關注和思考。
(3)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處於重塑過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經濟發展力量減弱,相對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實力差距縮小,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增強,影響力上升,突出表現在「G20」過去幾年已成為全球合作應對危機的重要平台,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中代表性和發言權也獲得提升。但新興國家崛起與國際格局的調整將是緩和且可能存在反覆的過程。對此,中共指出必須保持清醒冷靜,因目前雖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從教育、科技、軍事、國際影響力、資源獲取能力等方面評估,與發達國家比較有極大差距。
(三)經濟問題與解決之道
在參與國際秩序重塑和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過程中,中共指出今後應著力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突出的問題。犖犖大者有:
(1)堅持宏觀調控政策穩定性持續性。今後一段時間制約內外需經濟因素將增多,包括受汽車、住房及相關銷售回落,市場消費萎縮;世界經濟復甦緩慢,貿易保護主義強化,出口需求會繼續滑落,投資動力相應減弱,同時價格總水平仍高位運行。另近兩年為應付全球金融危機,信貸投放較多,導致貨幣存量大。為此,一方面要堅持宏觀調控取向不變,將穩定物價作為首要任務;另方面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前者重點是優化支出結構;後者在合理控制總量,同時優化信貸結構。再即是加強對未來內外經濟走勢的預測,適時進行政策微調。
(2)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2010年第三季度後,大陸居民消費價格出現上漲之勢,影響來自三方面:其一,國際市場糧食、能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揚升,導致輸入性通脹;其二,近兩年人工、土地、資金價格提高,直接或間接帶動商品和服務價格攀升;其三,受自然災害、投機炒作的擾動和社會輿論的推波助瀾影響。因此去年曾出現「蒜你狠」、「?你軍」、「糖高宗」現象。為穩定價格將採取之措施:一是保障重要商品市場供應;二是要降低物流費用;三是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四是落實地方政府保供穩價的責任。
(3)積極措施抒解企業經營困難。分析當前企業困難原因,除國際經濟環境複雜多變外,主要還在於企業低水平競爭優勢逐漸喪失,加之缺乏專業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經營
▼0則網友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