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本報特約----宏觀縱覽/大陸貨幣放鬆時刻未到
中央日報 - 2012年3月1日 上午11:56
銀行惜貸的趨勢可能已經發生,從國際市場情況看,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相當長時間。即使出現連續降准的現象,也很難說明這就是貨幣政策走向放鬆的信號。
2月18日,中國大陸央行宣佈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2011年12月5日降准後的第二次。雖降準時機比大家估計的稍晚,但符合市場預期。由於1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801368億元,財政存款餘額28673億元,本次降准扣除財政存款之後,粗略估算大致可釋放3863億元資金。
市場對此解讀不同,總的來說,傾向于樂觀消化。理由是,目前經濟運行情況平穩,並未出現硬著陸的跡象;在此前提下,放出近4000億元的流動性,無疑對經濟及股市的增量資金有較大的推動。
但這種觀點面臨著兩個考驗。
一是,熱錢流動的方向如何。自從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為了刺激經濟,導致貨幣氾濫,熱錢紛紛湧向了經濟底子較好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國也不例外。針對入境“熱錢”,2010年,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中國可採取總量對沖的措施。
也就是說,短期投機性資金如果流入,通過這一措施把它放進“池子”裡,而不會任之氾濫到整個中國大陸實體經濟中去。等它需撤退時,將其從“池子”裡放出,讓它走。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資本異常流動對中國大陸經濟的衝擊。現在看來,周小川所說的“池子”,應該就是存款準備金,因此才有了連續十幾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對沖過多流動性之舉。
但這個“池子”最近開始反向操作了。自2011年10月份以來,外匯占款出現了連續3個月的大幅下滑,分別是249億元、279億元和1003億元,同時伴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數日盤中跌停。因此,2011年12月5日的降准,並沒有給股市帶來太多的振奮,反而被認為是熱錢流出的確認資訊。
本次降准,伴隨著的資料是,1月份銀行系統外匯占款淨增加1409億元,扭轉了其下滑趨勢,降准的寬鬆作用似乎比上次更大,但我們需要警惕的是,熱錢的回流到底是階段
2月18日,中國大陸央行宣佈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2011年12月5日降准後的第二次。雖降準時機比大家估計的稍晚,但符合市場預期。由於1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801368億元,財政存款餘額28673億元,本次降准扣除財政存款之後,粗略估算大致可釋放3863億元資金。
市場對此解讀不同,總的來說,傾向于樂觀消化。理由是,目前經濟運行情況平穩,並未出現硬著陸的跡象;在此前提下,放出近4000億元的流動性,無疑對經濟及股市的增量資金有較大的推動。
但這種觀點面臨著兩個考驗。
一是,熱錢流動的方向如何。自從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為了刺激經濟,導致貨幣氾濫,熱錢紛紛湧向了經濟底子較好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國也不例外。針對入境“熱錢”,2010年,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中國可採取總量對沖的措施。
也就是說,短期投機性資金如果流入,通過這一措施把它放進“池子”裡,而不會任之氾濫到整個中國大陸實體經濟中去。等它需撤退時,將其從“池子”裡放出,讓它走。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資本異常流動對中國大陸經濟的衝擊。現在看來,周小川所說的“池子”,應該就是存款準備金,因此才有了連續十幾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對沖過多流動性之舉。
但這個“池子”最近開始反向操作了。自2011年10月份以來,外匯占款出現了連續3個月的大幅下滑,分別是249億元、279億元和1003億元,同時伴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數日盤中跌停。因此,2011年12月5日的降准,並沒有給股市帶來太多的振奮,反而被認為是熱錢流出的確認資訊。
本次降准,伴隨著的資料是,1月份銀行系統外匯占款淨增加1409億元,扭轉了其下滑趨勢,降准的寬鬆作用似乎比上次更大,但我們需要警惕的是,熱錢的回流到底是階段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