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健康新聞-《社論》各專科醫師與急診共度危機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8日 上午12:16
年關將近,氣溫下降,感冒人數似有增加之勢;即使之前的流感疫苗接種率不低,但是大自然仍能找到免疫的缺口,疫苗沒有涵蓋的流感病毒種類,似乎蠢蠢欲動;更令人擔心的是農曆新年的返鄉人潮大大地增加了傳染的機會,而一連九天的假期,所有基層診所將停診,這些病患唯一的出口將是各大小醫院之急診室,將使嚴重吃緊的急診人力更加短絀,年節之後急診醫師的「耗竭」,似乎又將重演!有關單位面對問題,不能再袖手旁觀,「交由市場機制處理」乃隱喻了政府的無作為,醫政官員應當要有預先解決問題的眼光。
其實,各醫院主管人員也都有研擬適當的對策,然而這些對策卻得不到衛生署的基層官員的背書與制度的支持。專科醫師制度與公費醫師制度,是希望提升醫療照護品質,矯枉過正的政策卻造成各專科分科過細,彼此間缺乏溝通。舉例說,訂出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固然好事,但心臟內科專科醫師到缺乏人力的急診室,立即照護胸痛病患卻不為目前政策支持,這跟嚴重外傷病患「不應先送到就近的醫院,要直接送到高級外傷中心去搶救,會有較佳預後」的觀念相同;可是現實中,外科專科或是外傷醫師到急診室,去直接搶救急診醫師最不喜歡的外傷病患,卻一樣得不到醫院評鑑委員的青睞!外傷專家直接在急診第一線照護傷患,至少可提供和急診醫師一樣的醫療品質才對。
這些制度原來是希望保護急診醫師專業,卻間接造成急診變得封閉
▼3則網友回應▼
  • xxuu19 4小時前
    這篇報導的邏輯不對,是在叫台灣醫療走回頭路,因為,如果以器官專科來規劃急診,結果還是分科太細,無所是從。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孕婦發燒、胸痛又合併頭痛及腹瀉,那要掛婦產科急診、心臟科急診、、胸腔科急診、神經科急診、腸胃科急診、還是感染科急診啊?!
  • irish 5小時前
    醫師訴啟苦來頭頭是道--攏是為了病人著想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