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科技新聞-下肢癱瘓新幫手 機器人可協助復健
台灣醒報 - 2012年2月29日 下午7:41
【台灣醒報記者李皇萱台北報導】對不良於行的人,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幫助病患提升復健動力和療效,1年多前引進「瑞士自動機器人步態行走訓練暨評估系統」。復健科主治醫師康峻宏表示,傳統復健方式運用長腿支架、助行器,病人容易因下肢無力感到疲累,機器人步態復健系統可給予下肢力量支持,並透過虛擬情境,協助舒緩復健的不適。
北醫復健科主治醫師賴建宏表示,機器人步態復健系統主要由電腦控制機器人步態矯正器,以模擬實境訓練模式,輔助患者移動雙腿,藉由重複練習正確步態,幫助大腦和脊髓神經重新記憶,學習步行動作。
康峻宏表示,傳統復健方式運用長腿支架、助行器等輔具,進行行走和上下樓梯的訓練,病人容易因下肢無力而感到疲累,進而導致復健過程緩慢,但機器人步態復健系統因給予病人下肢力量支持,解決容易疲累的問題。
引進一年多以來,已有40位病患接受復健,其中,59歲的徐女士因顱內出血送醫動手術,住院3個月期間接受傳統復健,當時她右側下肢癱瘓無力,需坐輪椅,去年10月開始以機器人步態復健訓
北醫復健科主治醫師賴建宏表示,機器人步態復健系統主要由電腦控制機器人步態矯正器,以模擬實境訓練模式,輔助患者移動雙腿,藉由重複練習正確步態,幫助大腦和脊髓神經重新記憶,學習步行動作。
康峻宏表示,傳統復健方式運用長腿支架、助行器等輔具,進行行走和上下樓梯的訓練,病人容易因下肢無力而感到疲累,進而導致復健過程緩慢,但機器人步態復健系統因給予病人下肢力量支持,解決容易疲累的問題。
引進一年多以來,已有40位病患接受復健,其中,59歲的徐女士因顱內出血送醫動手術,住院3個月期間接受傳統復健,當時她右側下肢癱瘓無力,需坐輪椅,去年10月開始以機器人步態復健訓
▼3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