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娛樂新聞-看奧斯卡 莫忘電影初衷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文彬(作者為電影導演/編劇)】
近日看了幾部跟奧斯卡獎相關的電影,發現當全球電影娛樂技術越是進步到一個階段時,總會出現幾部作品提醒著我們─「莫忘初衷」。不管是以三○年代初默片形式呈現的《大藝術家》,還是用炫麗科技3D聲光效果敘事的《雨果的冒險》,談得都是喚起人們對電影當初那份純粹的感動記憶。
而這樣的感動記憶,在我幼年時也曾有過。記得那是七○年代初期鹿港還是個安靜純樸的老街道,鎮上有著兩家併連在一起的戲院─「亞洲戲院」與「興南戲院」。一家有著深綠色、塑膠花紋的沙發椅,多數時間放映洋片。另一家則是傳統硬質木板咖啡色折疊椅,有時會重映黑白台語電影,多數則放映時下流行的武俠、愛情國片。我第一次進電影院是年邁的阿嬤,盛裝牽著我的小手買票進去那個黑房間。忘了那次看的是什麼電影,只記得多年後阿嬤過世前,口中一直還喃喃自語著:「那布幕裡的人是如何走進去的?那電影裡的人怎麼長那麼大?電影裡的人怎麼那麼快就從紅嬰仔變成老伙仔?」終究阿嬤沒能來得及理解電影的道理是什麼?但那份對電影的驚喜與魔幻魅力,卻從此勾引住了一老一小的我倆。我想當時我們一定中了某種名喚電影的魔法,就像《雨果的冒險》裡的魔術師一般,有人用電影施了魔法,敘說了我們的夢想。
近日看了幾部跟奧斯卡獎相關的電影,發現當全球電影娛樂技術越是進步到一個階段時,總會出現幾部作品提醒著我們─「莫忘初衷」。不管是以三○年代初默片形式呈現的《大藝術家》,還是用炫麗科技3D聲光效果敘事的《雨果的冒險》,談得都是喚起人們對電影當初那份純粹的感動記憶。
而這樣的感動記憶,在我幼年時也曾有過。記得那是七○年代初期鹿港還是個安靜純樸的老街道,鎮上有著兩家併連在一起的戲院─「亞洲戲院」與「興南戲院」。一家有著深綠色、塑膠花紋的沙發椅,多數時間放映洋片。另一家則是傳統硬質木板咖啡色折疊椅,有時會重映黑白台語電影,多數則放映時下流行的武俠、愛情國片。我第一次進電影院是年邁的阿嬤,盛裝牽著我的小手買票進去那個黑房間。忘了那次看的是什麼電影,只記得多年後阿嬤過世前,口中一直還喃喃自語著:「那布幕裡的人是如何走進去的?那電影裡的人怎麼長那麼大?電影裡的人怎麼那麼快就從紅嬰仔變成老伙仔?」終究阿嬤沒能來得及理解電影的道理是什麼?但那份對電影的驚喜與魔幻魅力,卻從此勾引住了一老一小的我倆。我想當時我們一定中了某種名喚電影的魔法,就像《雨果的冒險》裡的魔術師一般,有人用電影施了魔法,敘說了我們的夢想。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