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以房養老 伊甸創附負擔捐贈
中央社 - 2012年3月1日 下午6:29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日電)重度肢障的獨居老人郭玉田民國93年將房子捐贈給伊甸基金會,附帶條件是伊甸要照顧他的晚年,郭玉田日前安詳離世,他和伊甸無意中創立「附負擔捐贈模式以房養老」。
郭玉田擁有台北市南海路植物園附近老公寓的1、2樓產權,他將居住的2樓捐給伊甸之後,還是住在2樓,1樓出租當生活費,預立遺囑待往生後也將1樓捐出,伊甸請外籍看護照顧他,還派社工員、居家服務員定期上門探訪。
伊甸基金會專案督導呂惠萱指出,郭老先生13歲時因小兒關節炎而不良於行,平時以輪椅代步,終身未婚,在老母過世後就獨居。7年前,他開始思考身後事,在外甥女婿的引荐下,主動接洽伊甸捐贈房子,提出信託安養做為交換條件。
伊甸基金會花大半年的時間,發現信託走不通,呂惠萱解釋,因為房子信託之後,郭老先生就不能繼續居住,律師建議伊甸改採「附負擔捐贈模式以房養老」,房子2樓過戶到伊甸名下,伊甸負擔郭老先生照顧及喪葬費用,雙方簽訂的合約於93年12月經法院完成公證。
郭玉田的2樓公寓約26坪,房仲業估當時的市價是每坪
郭玉田擁有台北市南海路植物園附近老公寓的1、2樓產權,他將居住的2樓捐給伊甸之後,還是住在2樓,1樓出租當生活費,預立遺囑待往生後也將1樓捐出,伊甸請外籍看護照顧他,還派社工員、居家服務員定期上門探訪。
伊甸基金會專案督導呂惠萱指出,郭老先生13歲時因小兒關節炎而不良於行,平時以輪椅代步,終身未婚,在老母過世後就獨居。7年前,他開始思考身後事,在外甥女婿的引荐下,主動接洽伊甸捐贈房子,提出信託安養做為交換條件。
伊甸基金會花大半年的時間,發現信託走不通,呂惠萱解釋,因為房子信託之後,郭老先生就不能繼續居住,律師建議伊甸改採「附負擔捐贈模式以房養老」,房子2樓過戶到伊甸名下,伊甸負擔郭老先生照顧及喪葬費用,雙方簽訂的合約於93年12月經法院完成公證。
郭玉田的2樓公寓約26坪,房仲業估當時的市價是每坪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