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生活新聞-〈在地文創〉-創意妝點 湖口風華再現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彭淵燦】
新竹湖口老街真是一條「有料」的街肆,除了百年的時光留駐,足以讓人依念,最重要的是它的完整性、歷史和人文意涵相當豐富,在國內老街中難得再見。這樣的資產,在百年後的今日,自然成為當地民眾推動文創產業的最佳素材。
街坊鄰里腦力激盪
點燃再造生機
春寒料峭、細雨灰濛的二月天,走在湖口老街的街道上,巴洛克風格的紅磚穹拱式建築,在雨中鮮明地映著;它宛如一條無垠的繽紛彩帶,蔓延至天際,牽繫著多采的歲月人文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湖口老街舊稱「大窩口」,也是一般統稱的「老湖口」,所謂的「窩」就是山窩,也就是兩山中間三面封閉,一面開口,有河水流出的地形。
老街的發展始於1893年,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建築新竹至基隆的鐵路通車,帶動了老街的繁華,火車站的位置就在老街街頭的天主堂。直到1929年湖口火車站北移至北勢,也就是現在的「新湖口」,從此老街走向黃昏,繁華的街景塵囂,在瞬息間黯然。
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形容當時的老街情景:「下午五、六時住戶的門就關起來了,難得再看到一個人影。」
老一輩住戶回憶,冷清的老街即使是在大白天,只要有一名陌生人進入,村長一定知道,住戶也會相互通報,因為難得有人造訪,大家心裡好奇又害怕。
褪盡風采的老街,再也留不住年輕人,留下來的只有老人和小孩,每天守著深邃的屋宇,白天和晚上,除了寂靜,沒有兩樣。大環境的改變,住戶只能無奈地接受。
對於如此落寞的街景,羅美搖有很深的體會,七十九年他擔任湖鏡村的村長,迄今已經是六連霸。他回憶老街再出發的契機,應該是在20年前。
82年間,有一名大學教授到湖口老街遊玩,驚訝老街竟然保存得如此完整,於是建議住戶是否採行古蹟方式保存。羅美搖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昔日的情景,當住戶們首次參加說明會時,大家對古蹟的議案根本沒興趣,教授被轟得滿頭包。不過這場說明會卻埋下了老街再造的種籽。
85年省府人員到老街視察,一樣驚訝老街的完整性,建議應該保存,並邀請專家學者會勘,分批和住戶說明溝通,住戶逐漸意識到老街的珍貴和保存的價值。經過反覆的說明和協調,86年文建會核撥100萬元進行老街危樓評估,88年經建會核撥5,700萬元進行立面群搶修。
在這五、六年間,住戶從反對、冷漠到積極參與,然後再針對老街再造相互腦力激盪,老街的生機就在住戶集體共識下重新再現。門前冷落的景象遠離,每逢假日或是節慶,老街的人潮塞爆了,曾有一天湧進五萬多人的紀錄。
濃濃客家風味
外來客讚不絕口
湖口老街的再生,難道只是得力於硬體的工程整修?難道古色古香的街景,就可以吸引遊客一再到訪,締造新的生機和商機?
住戶們的答案幾乎都是「絕對不是」。他們自豪的是,老街的住戶、商家共同的理念就是「秀出家鄉的特色」。他們以在地的文化和風情,創作出各式商品,同時也以濃濃的客家人情味,讓到訪的遊客感受到不同的消費模式。
以「吃」為例,福菜是客家菜,但老街的瑪納庭園餐廳就以福菜水餃作特色,這就是一種生活文化的創意,當然也成為產業的商機。
經營「嶢品藝術人文餐廳」的黃騰嶢認為,如果沒有自己
新竹湖口老街真是一條「有料」的街肆,除了百年的時光留駐,足以讓人依念,最重要的是它的完整性、歷史和人文意涵相當豐富,在國內老街中難得再見。這樣的資產,在百年後的今日,自然成為當地民眾推動文創產業的最佳素材。
街坊鄰里腦力激盪
點燃再造生機
春寒料峭、細雨灰濛的二月天,走在湖口老街的街道上,巴洛克風格的紅磚穹拱式建築,在雨中鮮明地映著;它宛如一條無垠的繽紛彩帶,蔓延至天際,牽繫著多采的歲月人文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湖口老街舊稱「大窩口」,也是一般統稱的「老湖口」,所謂的「窩」就是山窩,也就是兩山中間三面封閉,一面開口,有河水流出的地形。
老街的發展始於1893年,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建築新竹至基隆的鐵路通車,帶動了老街的繁華,火車站的位置就在老街街頭的天主堂。直到1929年湖口火車站北移至北勢,也就是現在的「新湖口」,從此老街走向黃昏,繁華的街景塵囂,在瞬息間黯然。
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形容當時的老街情景:「下午五、六時住戶的門就關起來了,難得再看到一個人影。」
老一輩住戶回憶,冷清的老街即使是在大白天,只要有一名陌生人進入,村長一定知道,住戶也會相互通報,因為難得有人造訪,大家心裡好奇又害怕。
褪盡風采的老街,再也留不住年輕人,留下來的只有老人和小孩,每天守著深邃的屋宇,白天和晚上,除了寂靜,沒有兩樣。大環境的改變,住戶只能無奈地接受。
對於如此落寞的街景,羅美搖有很深的體會,七十九年他擔任湖鏡村的村長,迄今已經是六連霸。他回憶老街再出發的契機,應該是在20年前。
82年間,有一名大學教授到湖口老街遊玩,驚訝老街竟然保存得如此完整,於是建議住戶是否採行古蹟方式保存。羅美搖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昔日的情景,當住戶們首次參加說明會時,大家對古蹟的議案根本沒興趣,教授被轟得滿頭包。不過這場說明會卻埋下了老街再造的種籽。
85年省府人員到老街視察,一樣驚訝老街的完整性,建議應該保存,並邀請專家學者會勘,分批和住戶說明溝通,住戶逐漸意識到老街的珍貴和保存的價值。經過反覆的說明和協調,86年文建會核撥100萬元進行老街危樓評估,88年經建會核撥5,700萬元進行立面群搶修。
在這五、六年間,住戶從反對、冷漠到積極參與,然後再針對老街再造相互腦力激盪,老街的生機就在住戶集體共識下重新再現。門前冷落的景象遠離,每逢假日或是節慶,老街的人潮塞爆了,曾有一天湧進五萬多人的紀錄。
濃濃客家風味
外來客讚不絕口
湖口老街的再生,難道只是得力於硬體的工程整修?難道古色古香的街景,就可以吸引遊客一再到訪,締造新的生機和商機?
住戶們的答案幾乎都是「絕對不是」。他們自豪的是,老街的住戶、商家共同的理念就是「秀出家鄉的特色」。他們以在地的文化和風情,創作出各式商品,同時也以濃濃的客家人情味,讓到訪的遊客感受到不同的消費模式。
以「吃」為例,福菜是客家菜,但老街的瑪納庭園餐廳就以福菜水餃作特色,這就是一種生活文化的創意,當然也成為產業的商機。
經營「嶢品藝術人文餐廳」的黃騰嶢認為,如果沒有自己
▼0則網友回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