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一步一腳印】兄弟創新烏魚子 堅持LV級的美味!

TVBS - 2012年1月1日 下午10:01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一步一腳印】兄弟創新烏魚子 堅持LV級的美味!
放大照片【一步一腳印】兄弟創新烏魚子 堅持LV級的美味!
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欸、那邊有水管注意喔,會啦、會啦。

天才剛亮,海邊的東北季風吹在身上,感覺氣溫又往下降了好幾度,不過對莊國顯來說,這才是採收烏魚子的好天氣。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那裡是吃飼料的地方,比較深啦,那現在魚差不多,烏魚抱卵的時候,差不多都躲在最深的地方。」

捕魚師傅泡在水裡,漸漸把漁網合攏了,烏魚跳著想要逃,而岸上的氣氛這時也有些緊張。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昨天晚上就沒睡覺了,雖然是很老經驗啦,可是還是煩惱說,明天採收不知道會不會好,像我太太跟我說,每次採收每次都會失眠,尤其是第一次。」

第一次指的是這批三年烏的第一次,烏魚養3年,1100天,好壞就看這一刻,只是前兩天忽然吹南風,烏魚媽媽們萬一因為氣候變化早產了,就很傷腦筋。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這個又不是說老婆要生孩子,可以到婦產科,做超音波檢查,這個都是靠老經驗,也沒辦法去,牠不會跟我們講說,欸、老闆,我的時間到了。」

所以什麼時候能捕魚,就得人來測試,今天要抓魚,是一天前才決定的。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這尾藏肚子的,欸、就說有的肚子,比這尾還扁,8兩有喔。」記者:「看起來怎麼樣?」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還不錯,從這一尾來推估,今年烏魚抱卵的狀況還蠻理想,好,就照這樣抓。」

莊國顯的弟弟莊國勝,這時候把運魚車開來了,真是車不可貌相,鏽蝕不堪的車體,其實裝了打氣設備,還有滿滿冰塊水,幫魚保鮮,這兩年,莊國顯還有個再加強鮮度的方法,就是在魚池先多割一刀。

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我們採用那個像生魚片的加工法,把牠放血,那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品質,我們烏魚子推上市場的話,可以造就我們LV的烏魚子。」

雲林海邊的漁民,也是很跟得上時尚的,莊國顯自豪說,他的烏魚子就像那個名牌,步步「厚工」,從養魚階段就開始。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我去載飼料。」

先讓弟弟主持捕魚大局,其他還沒要採收的魚池,隔2、3個小時,就要巡視檢查。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晚上在路上的話,你差不多晚上11、12點,1、2點,2、3點,都可以看到我的人。」

這說的可不只這一兩天,莊國顯退伍後就回家,跟著爸爸投入養殖業,一開始養鰻魚,隔兩年擴大到烏魚養殖,算算他這種不能一口氣睡好覺的日子已經足足20年。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其實都是習慣的問題,你看我晚上的話,現在不到2、3點睡不著,早上清晨睡到5、6點,差不多6點就起床。」

累已經成習慣了,偏偏也有些事,莊國顯不想屈從於習慣,儘管已經是歐吉桑,他還保持年輕人的熱血。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像我們這些以前,20幾歲下來從事養殖業,大約都是在高中以上畢業,所以他們這方面的話,比較容易,進步得比較快,學得也比較快。」

莊國顯跟弟弟常去進修上課,最重要一課是,曾經幾乎池池必備的抗生素、藥物,對人體是有害的。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像我們這個飼料的話,我們那個ISO認證嘛,還有歐盟認證 ,還有HACCP認證這樣。」記者:「不會添加甚麼?」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不會,絕對不會。」

飼料裡不動手腳,池子裡則混養其他魚蝦貝,以生態法預防疾病,最近幾年還逐步改採純海水養殖,我們採訪過的養蝦達人王坤禾住隔壁村,常來分享經驗。養蝦達人王坤禾:「前幾天下雨300多公厘,不然(鹽度)絕對是千分之20,下300多公厘的雨,還有千分之10,10幾。」

自然養殖法的自然,同時代表多變化,真的得時時小心因應,莊國顯20年養魚生涯裡,也曾遭遇幾次損失慘重的颱風、水災,他卻願意咬牙撐,不用藥物求速效。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我們自己養的東西,我們養的人絕對吃的,會比消費者買得還多。」

說到最實在的,至少要顧自己,顧家人的健康吧,所以烏魚子的製作也要變,製作烏魚子的第一步,剖肚、取魚卵,莊國顯兄弟帶著同村團隊,不必多下指令,大家的板凳自然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快速形成一條生產線。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刀)前面有這個珠珠啊,這個珠珠就是防止不要把烏魚卵刺破。」

把魚卵魚身分開的那兩刀,也是有技術的。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它這裡就是有一支魚骨頭,這裡是一個小縫,小隙縫,你要閃過去啊,如果你切到骨頭,你就要閃開啊。」

烏魚小山邊,大家幾乎頭也不抬地忙著,因為烏魚是一種油脂、營養都豐富的魚,不快一點,細菌很快趁虛而入,而要顯現烏魚子的鮮,雲林漁民還有一手,在尖端留腹肉的手藝。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你看你這樣拉的話,它不會掉,如果你不新鮮的話(會掉),它是代表,它這腹肉代表它是新鮮。」

現在進行的是取卵後的刮血。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你血不刮掉的話,冷凍下去,它血全跑到這裡面去。」

莊國顯說,雖然有些人喜歡那種血子的風味,不過能接受那種重味道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所以刮血這一步,不能省略,而剛剛在抓魚時看到的,所謂生魚片加工法,作用就在進一步,去血腥、保鮮甜。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這差別就很大,差別不一樣,有沒有差別,你看,加工起來還差更多,它(沒放血)是橙紅色的,它(放血)是金黃色的。」

以烏魚殼比較,放過血的白皙,與一般的泛紅也明顯不同,不過不管放血了沒,刮過血管的烏魚卵,接下來要趕快冷凍起來。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零下24、25啊,這個最低會達到零下30。」

這麼低的溫度,還要凍兩天,才能進行下一步加工。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你冷凍過的話,它這個膜才比較、會比較韌,你在壓的時候,才不會,比較不容易破損,如果你沒冷凍,現在給它做下去,一壓就破掉了。」

這只是烏魚子製作的第一步,已經花這麼多功夫,所以莊國顯早年單純供應烏魚卵,給盤商買賣,93年七二水災,流掉大批鰻魚,讓莊國顯損失上千萬,還好一批烏魚還在,成了他重新起步的基礎。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那時候真的連到外面去當乞丐,人家都不要我們哪,真的,因為我們年輕,年輕力壯,四肢健全,人家不要啊,人家怎麼會給你,那到最後我們就說,從事烏魚子加工的話,至少可以維持我們的生計。」

只是那種時候,努力賺錢最重要吧,怎麼還會持續費時的自然養殖法呢。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放手一搏的話,你就不會覺得,你要挑戰嘛,你不能說,遇到困難,你就放棄,這樣你以後想做的話,還是要重來,還是會重複遇上這些問題。」

莊國顯那時候就認定,吃得健康一定會成趨勢,雖然沒什麼太高學歷,他期許自己,要比老一輩漁民加工者多一些進步,這次巡魚池,莊國顯特地帶我們去看旁邊一大片,不是魚池的地方。

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像我們隔壁就是溼地,那濕地的話,這邊就是有40、50公頃,因為它海水進來的話,是在這裡淨化,我們把它引進來養魚,所以就是最天然的,最(濾水器)、上天也是算給我眷顧一點就是說,給我最好的濾水器這樣。」

莊國顯說,還有一點要謝天,就是再怎麼窮,總不缺魚吃,他的腦筋可好了。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找不到人就來問我,那個撈烏魚子的人的電話。」記者:「你知道喔?」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我知道啊,我這是電腦啊,我這腦筋可以記得100通的行動電話。」

製作烏魚子,是需要調集眾多人手的,這天工作班再次聚集,因為烏魚卵已經凍夠天數。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像我們現在這個,就是稍微先給它修補一下,待會這個烏魚子醃漬的話,鹽巴才不會直接接觸。」

一片片薄薄白白的是豬腸衣,阿姨的手很靈巧,一邊補破洞,一邊清除,多餘的脂肪、薄膜,莊國顯這時候也開始調配鹽巴,那杯澄淨液體是金門高粱。記者:「這不是要自己喝的嗎?」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不是,烏魚子要喝的。」

拌進了高粱老酒的鹽巴,也飄出一股甜香,這邊,莊國顯把鹽巴薄薄一層拍上烏魚子之後,弟弟莊國勝立刻接過去,在木板上鋪排開來,不是隨意擺,哪些跟哪些放一起有玄機。

烏魚養殖業者莊國顯:「你一高一低的話,是不是高的,承受壓力比較大,它
▼網友的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lknews 的頭像
      talknews

      每日新聞摘要&網友評論分享

      talk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