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政治新聞-美軍戰略檢討 劍指中國大陸
中央社 - 2012年1月5日 上午10:37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電)美國總統歐巴馬明天將視察國防部公布修正版美軍戰略。這項軍事戰略將「更切合實際」、計畫削減數萬地面部隊,並擴大投資空海軍且更關注中國大陸可能帶來的威脅。
官員與分析家說,這項檢討將要求以海空軍對付中國與伊朗的威脅,同時放棄需要大批地面部隊且漫長的反叛亂作戰。
要求匿名的國防部官員告訴法新社,這項戰略呼應潘內達與其他高級官員稍早主張的:建立規模較小且更靈活的部隊,增強美軍在亞洲的重要性,同時在中東派駐大批海軍軍力。
這名官員說,根據這項計畫,美軍應該準備好,嚇阻伊朗不要封鎖波斯灣重要的石油運輸海道,同時對抗中國宰制南海國際海域的動作。
白宮今天發表聲明,這項檢討「將指導預算應該花在哪些優先項目上,以及推動施政的決策」。
官員說,加上美國防部預算成長減慢,這項美國安全利益的「國防戰略檢討」,也將強調美國在亞洲的能見度,整體上對於歐洲、非洲與拉丁美洲的關注會比較少。
雖然明天不會公布確切的預算削減與裁軍數字,官員向路透社證實,陸軍與陸戰隊未來10年將裁員10%至15%,相當於裁減數萬名士兵。
這項戰略檢討最大的改變是接受美國即使擁有全球最多的軍事預算,都無法負擔同時打1場以上大型戰爭所需的地面部隊。美國防部數十年來預算決策的中心思想是「同時打2場戰爭並要求全部取勝」的所謂「win-win戰略」,最新的檢討放棄這項戰略。
美國戰略變成「贏-阻撓」,讓美軍可以打一場戰爭並阻止或妨礙另一場衝突。換句話說,美國將準備好打1場戰爭,同時在另一個地方展開阻擊戰,以阻止發生第2場戰爭。
這個計畫還包括認知到,如果白宮要與其他國家開戰,將需要加強取得民眾支持,並在必要時大幅仰賴後備軍人與國民兵。
2001年之前,美國防部的準備是同時打2場戰爭,但指揮官在打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時發現這樣兵員會不足。
官員解釋白宮這項戰略檢討:「利比亞的例子可以證明,沒必要一直維持地面部隊。」
這名官員補充說:「我們讓戰略更加完善,
官員與分析家說,這項檢討將要求以海空軍對付中國與伊朗的威脅,同時放棄需要大批地面部隊且漫長的反叛亂作戰。
要求匿名的國防部官員告訴法新社,這項戰略呼應潘內達與其他高級官員稍早主張的:建立規模較小且更靈活的部隊,增強美軍在亞洲的重要性,同時在中東派駐大批海軍軍力。
這名官員說,根據這項計畫,美軍應該準備好,嚇阻伊朗不要封鎖波斯灣重要的石油運輸海道,同時對抗中國宰制南海國際海域的動作。
白宮今天發表聲明,這項檢討「將指導預算應該花在哪些優先項目上,以及推動施政的決策」。
官員說,加上美國防部預算成長減慢,這項美國安全利益的「國防戰略檢討」,也將強調美國在亞洲的能見度,整體上對於歐洲、非洲與拉丁美洲的關注會比較少。
雖然明天不會公布確切的預算削減與裁軍數字,官員向路透社證實,陸軍與陸戰隊未來10年將裁員10%至15%,相當於裁減數萬名士兵。
這項戰略檢討最大的改變是接受美國即使擁有全球最多的軍事預算,都無法負擔同時打1場以上大型戰爭所需的地面部隊。美國防部數十年來預算決策的中心思想是「同時打2場戰爭並要求全部取勝」的所謂「win-win戰略」,最新的檢討放棄這項戰略。
美國戰略變成「贏-阻撓」,讓美軍可以打一場戰爭並阻止或妨礙另一場衝突。換句話說,美國將準備好打1場戰爭,同時在另一個地方展開阻擊戰,以阻止發生第2場戰爭。
這個計畫還包括認知到,如果白宮要與其他國家開戰,將需要加強取得民眾支持,並在必要時大幅仰賴後備軍人與國民兵。
2001年之前,美國防部的準備是同時打2場戰爭,但指揮官在打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時發現這樣兵員會不足。
官員解釋白宮這項戰略檢討:「利比亞的例子可以證明,沒必要一直維持地面部隊。」
這名官員補充說:「我們讓戰略更加完善,
▼網友的評論▼
-
hwp 22小時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