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財經新聞-窮忙年代 漂泊人難翻身
台灣立報 - 2012年1月5日 下午10:30
相關內容
放大照片窮忙年代 漂泊人難翻身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去年我們調查發現7成遊民有工作,但都是打零工,其他人則找不到工作。工作不穩定的年代,讓他們陷入貧困的迴圈,也陷入遊民處境。」當代漂泊協會執委郭盈靖說道,當工作貧窮成了常態,也讓許多人落入遊民後備軍。連續4年舉辦遊民攝影展的當代漂泊,今年以「窮忙年代 The Time Of Working Poor——水花下的美麗與哀愁」為題,展出50幅作品,透過遊民的眼睛,看見社會的真實底層面貌。
透過攝影機製造對話
郭盈靖說,訂出下「窮忙年代」的標題,是因為他們發覺「越做越窮」成為一種常態,就業不穩定、都市發展等結構因素,影響了一般人從工作積累資本的能力。「換句話說,遊民不只是個人問題。」
社會普遍認知,視遊民為「好吃懶做、不願工作」的一群人。「潑冷水事件後,我們認為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為了讓遊民與社會能有對話的可能,透過攝影展,期待創造一個彼此了解的空間。」
▲台灣貧富差距嚴重,反貧困聯盟要求政府加強對工作貧窮者和遊民的照顧,降低貧窮線認定門檻。圖為捷運市府站,晚上11時百貨公司尚未熄燈,附近上班族剛下班,疲累坐在椅子上等公車,無家可歸的遊民也睡在長椅上。(圖文/黃士航)
這次攝影展的海報是由遊民一起繪畫製作。郭盈靖說,從遊民畫出的圖案可以看出台灣經濟結構發展與遊民的關連性。「1970年代經濟起飛時期,許多人去工廠當作業員,結果90年代工廠外移,這群人則成了失業者,加上高齡再就業的困難,因此淪為遊民。」
產業外移曾經造成許多失業者,這幾年每況愈下,就業市場越趨不穩定。郭盈靖訪問的遊民中,有一位年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去年我們調查發現7成遊民有工作,但都是打零工,其他人則找不到工作。工作不穩定的年代,讓他們陷入貧困的迴圈,也陷入遊民處境。」當代漂泊協會執委郭盈靖說道,當工作貧窮成了常態,也讓許多人落入遊民後備軍。連續4年舉辦遊民攝影展的當代漂泊,今年以「窮忙年代 The Time Of Working Poor——水花下的美麗與哀愁」為題,展出50幅作品,透過遊民的眼睛,看見社會的真實底層面貌。
透過攝影機製造對話
郭盈靖說,訂出下「窮忙年代」的標題,是因為他們發覺「越做越窮」成為一種常態,就業不穩定、都市發展等結構因素,影響了一般人從工作積累資本的能力。「換句話說,遊民不只是個人問題。」
社會普遍認知,視遊民為「好吃懶做、不願工作」的一群人。「潑冷水事件後,我們認為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為了讓遊民與社會能有對話的可能,透過攝影展,期待創造一個彼此了解的空間。」
▲台灣貧富差距嚴重,反貧困聯盟要求政府加強對工作貧窮者和遊民的照顧,降低貧窮線認定門檻。圖為捷運市府站,晚上11時百貨公司尚未熄燈,附近上班族剛下班,疲累坐在椅子上等公車,無家可歸的遊民也睡在長椅上。(圖文/黃士航)
這次攝影展的海報是由遊民一起繪畫製作。郭盈靖說,從遊民畫出的圖案可以看出台灣經濟結構發展與遊民的關連性。「1970年代經濟起飛時期,許多人去工廠當作業員,結果90年代工廠外移,這群人則成了失業者,加上高齡再就業的困難,因此淪為遊民。」
產業外移曾經造成許多失業者,這幾年每況愈下,就業市場越趨不穩定。郭盈靖訪問的遊民中,有一位年
▼網友的評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