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娛樂新聞-演出馬勒交響曲柏林愛樂催人熱淚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19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柏林愛樂與知名指揮家賽門.拉圖,十八日晚間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展現百年老團實力;渾厚而華麗的音響加上精準的情緒,傳達這首世紀名曲的內涵,演出扣人心弦、逼人落淚,令樂迷大呼過癮。
昨天這場音樂會創造不少新紀錄,它是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首次同步播出他們在柏林以外進行的演出;也是柏林愛樂在亞洲第一次進行錄音錄影,之後將壓製光碟作為推廣之用;除了台北國家音樂廳,台北小巨蛋、台中體育學院、大里高中及花蓮小巨蛋進行同步實況轉播,近四萬名聽眾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創下台灣古典音樂戶外轉播觀賞人次新紀錄。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是作曲家晚年遭逢長女過世、自身健康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完成的作品,表達出對死亡的恐懼不安,和對生命的憧憬讚美,可說是他抱著死亡預感完成的作品。
在拉圖帶領下,第一樂章以曖昧的管弦低音淡入,之後由法國號及小提琴逐
柏林愛樂與知名指揮家賽門.拉圖,十八日晚間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展現百年老團實力;渾厚而華麗的音響加上精準的情緒,傳達這首世紀名曲的內涵,演出扣人心弦、逼人落淚,令樂迷大呼過癮。
昨天這場音樂會創造不少新紀錄,它是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首次同步播出他們在柏林以外進行的演出;也是柏林愛樂在亞洲第一次進行錄音錄影,之後將壓製光碟作為推廣之用;除了台北國家音樂廳,台北小巨蛋、台中體育學院、大里高中及花蓮小巨蛋進行同步實況轉播,近四萬名聽眾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創下台灣古典音樂戶外轉播觀賞人次新紀錄。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是作曲家晚年遭逢長女過世、自身健康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完成的作品,表達出對死亡的恐懼不安,和對生命的憧憬讚美,可說是他抱著死亡預感完成的作品。
在拉圖帶領下,第一樂章以曖昧的管弦低音淡入,之後由法國號及小提琴逐
▼網友的評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