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娛樂新聞-奧斯卡入圍戰 賽德克未戰先降
自由時報 - 2012年1月1日 上午6:59
記者鄒念祖/台北報導
「賽德克.巴萊」代表台灣角逐2012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希望取得入圍資格。身為影藝學院會員,具有投票資格的李安導演卻未收到任何放映資訊或DVD。「賽德克.巴萊」的製片黃志明說:「我們的監製吳宇森也是影藝學院會員,就連他也沒收到啊!」
映演資訊 吳宇森沒收到
奧斯卡獎由會員投票選出,要得獎其實是需要砸大錢的宣傳戰,專業公關公司會有會員名單,向他們寄發文宣與DVD,邀他們來戲院看片,辦派對搏感情。新聞局補助奧斯卡公關造勢的上限是150萬元,電影公司需要以300萬元的單據報銷。就算電影公司真的花了300萬元,也不夠打這場宣傳戰,猶如未戰先降。
「喜宴」在1994年以2000多萬元的公關費用取得入圍資格,黃志明表示,那是因為「喜宴」
「賽德克.巴萊」代表台灣角逐2012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希望取得入圍資格。身為影藝學院會員,具有投票資格的李安導演卻未收到任何放映資訊或DVD。「賽德克.巴萊」的製片黃志明說:「我們的監製吳宇森也是影藝學院會員,就連他也沒收到啊!」
映演資訊 吳宇森沒收到
奧斯卡獎由會員投票選出,要得獎其實是需要砸大錢的宣傳戰,專業公關公司會有會員名單,向他們寄發文宣與DVD,邀他們來戲院看片,辦派對搏感情。新聞局補助奧斯卡公關造勢的上限是150萬元,電影公司需要以300萬元的單據報銷。就算電影公司真的花了300萬元,也不夠打這場宣傳戰,猶如未戰先降。
「喜宴」在1994年以2000多萬元的公關費用取得入圍資格,黃志明表示,那是因為「喜宴」
▼網友的評論▼
-
康 1日0小時前
-
ㄚ泰
各大影展就算去了,也只是墊底而已。
票房上,剛剛才回本,而台灣人貢獻了相對多數的票房%數....
口碑上,各大影展的影評人,有別於台灣人的高度評價......
反觀「那些年」,造勢 公關 製片沒有一樣比得上「賽德克」,但是在香港卻破了最高票房紀錄;後續在日本 馬來...等等東南亞國家更是後勢看漲。
引述某位大導的一句話:「群眾把台灣新電影的希望,過份的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碎碎念....我說太多了.....)
台灣電影有今天,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功勞;但是我最近卻觀察到一個吊詭的現象,如果有人有別於魏導的意見,未能讓魏導事事如意,那麼你就是「台灣電影未能走出世界的罪人」...
真的夠爭氣的大導,用自己的票房去宣傳......
真的有才氣的大導,用影片的內容去打動人心.....
一把鋒利的錐子,總有一天會鑽破布袋的;而不是去push別人,「你不用力一點,我怎麼鑽的破!!」 -
大頭
賽片已經有政府補助一億,造勢費還全民買單,花大筆製片費,國外評語卻不高,難不成補助造勢金就保證得獎;再說賽片是由[中影]與[果子]發行,中影資金雄不雄厚大家心知肚明,不要沒事哭窮 .否則會真窮!
-
司徒若凌
又是一樁 金錢遊戲 難怪 得獎的不一定好看
-
Yusuke
為這部片花大錢呢~就有人會說還有很多小孩子餓肚子~為何要浪費錢??要是不花錢呢~就換其他人說不挺台灣電影~不挺台灣文創...這就是台灣吶~總是有人會說著一堆漂亮話~然後什麼也不做~~
-
Sea Otter
有兩億玩兩天,居然沒錢給台灣之光???狗政府.
-
小貓
指望政府???政府出錢??政府還不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花,韓國??去看看韓國政府負債多少?
-
.
我們台灣人有台灣人的格調 何必去捧美國奧斯卡的LP 奧斯卡又怎樣
-
逛逛客
「那些年」小成本賺大錢,反觀「賽德克」成本太大而且國外風評不如預期,以後可能沒人願意花大錢拍片了。可惜!
-
擎羊嘯天
政府已經砸大錢宣傳賽片了
與那些年比比就知道
票房還是無法讓電影賺錢
再砸錢奧斯卡經濟效益已有限
不需要再浪費納稅人的錢了
全站熱搜